阅读历史 |

第482章 斗争进行时(2 / 2)

加入书签

包括不限于收发物流以及客服。

目前搭建起来的客服中心就在建康江北,维修中心则是在龙藏浦,原古玩街有一块地被张浩南拿了过去。

一分钱都没掏,根据全年解决的建康市本地就业岗位做了个交易。

这事儿省府开大会的时候,另外十二个地级市代表都化身喷子,喷得省府大佬脸都绿了。

主要是客服中心每个市都有自行解决能力,主要也不是政府单位的活儿,是电信电力的事情。

维修中心则是姑苏、梁溪、毗陵以及崇州广陵最不爽,大家都有这个实力,凭什么都给你建康?

最后还是通过,因为之后还有分会讨论,涉及到的产业太多,建康吃不完的。

尤其是啤酒,按照省府的项目计划书,省内都能吃肉喝汤,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马上就要开打,这事儿都通过气。

都是在官场上混,拿不到的东西狗叫两声就行了,狗叫过后混俩小钱,这事儿也就揭过。

重点是自己实实在在能吃到的是个啥。

比如崇州市下辖县级市外沙市,跟松江毗邻,在顾俊沙还有接壤,可惜这时候没有大桥,往来还得靠汽渡。

二月中旬张浩南就得去外沙市考察原市属酒厂,酒厂原本有个啤酒生产车间,后来被分出去单独运营,此时对外沙啤酒厂的争夺,也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崇州市本身在这件事情上,对外沙市没有什么制约作用,而从地方政府出发,谁给钱多那肯定就跟谁走。

所以各种资本的第一波碰撞,在去年就开始上演。

外沙市啤酒厂就是个标志,正月张浩南虽然没有去外沙市,但吕卫东作为“大桥食品”的老总,是带着高层一起过去的。

他资格老,外沙市副食品公司的一二把手见了他还要喊一声“吕老师”,糖烟酒公司的人除开空降摸鱼的二代,上年纪的都要喊一声“吕老”。

所以外资代表虽然开了几场宴会,还有宣讲会、沟通会、恳谈会等等,但一时半会儿还没有硬到不能再硬的筹码。

总之要么加钱,要么继续加钱。

外资一共有四拨人马,一拨是倭奴来的,一拨是东南亚的,一拨是阿美利加的,最后一拨是尼德兰的。

他们的底价,倭奴方面的最早被张浩南知道,预算上限是一千两百万,另外三家有高有低,但基本就是在一千万左右。

关键是额外条件,比如历史遗留的三角债问题,比如拖欠的工资问题,还有一些土地产权上的纠纷。

不过,张浩南有一点不一样,“沙啤”是已经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水啤是不值钱的,重头戏是渠道。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