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0章 考题(2 / 2)

加入书签

听到张浩南所说,王重庆一愣,“还行吧?我记得之前还能跑七八百吨双排驳船。”

“七级航道跑个屁的七八百吨,不存在的。王县长,你这肯定是很多年没有去调查水运能力了,只要伱的这份资料不是造假的,那么七级航道也就是一二百吨,而且有的航段水深七十公分,说实话,稍微超载点,这磕着就是翻船。”

不过这里头有些资料很有吸引力,张浩南没有跟王重庆多说,只是用方言问魏刚,“魏主任,冰城有自己水泥厂吧?”

“有,在松花江南岸。”

“采沙场呢?我是说正规的,国营的。”

“在河口对岸,水泥厂东面。”

魏刚超强的记忆力配合张浩南是真的方便,他也从张浩南的话中听出了弦外之音,“啥意思?这河有当口?”

“有的。”

没有跟魏刚废话,直接进入主题,“你看从西兰县到冰城这条河,应该是砂质河床,完全可以吃三份好处。”

“讲讲看。”

周围听得懂方言的老头儿已经围了过来,张浩南指着一张a4纸上的西兰县地图说道,“第一要明确一点,西兰县有田两百几十万亩,土地产出肯定是不愁的,照一季来算也是这样。”

“那就老规矩了,扣掉公家的,剩下的只要能运出来,利润就涨了两成。所以第一个好处,就是运出来,这是物流上的好处。”

“第二,冰城扩大建设是肯定的,不讲全省人口流出,这一部分先扣除,算省内人口流动,那基本上抛开油城这种特殊情况,大部分还是要朝省会集中,哪怕两江省,扣掉工业规模城市,也是往建康集中,这是正常规律。所以在城建发展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要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来算,不是照姑苏这种啊,是照羊城这种。”

“那么要是能开采河沙,一来可以国土资源变现,二来能改善这四十来公里五十公里左右的河道状况。”

“第三就是农业灌溉,完全可以扩大蓄水保水能力,把一部分密集的河曲地带,直接挖成大水面,起到水库作用。”

魏刚捏着打火机,迟迟没有点烟,“但是工作不好做。”

“那我又不是他们亲娘老子,如何摆平一百几十只图章,不是我的事情。我只是说这个事情的好处,确确实实有这三样,而且能赚到钞票的。”

“你这个意见,跟省里要在江北开运河和灌溉总渠是一样的。成本呢,我估计不会低到哪里去。”

“也不会高的,东北的地形机械化改造是很合适的。我估计一公里一两百万就能改造过来,照五十公里来算,也就是一个亿。配一个采沙场、库区管理处,也就差不多了。五十公里十条一百吨双排就是两千吨,一趟差不多就是一两千亩田的产出,比大卡车省力多了。”

“唔……有点道理。”

微微点头的魏刚还想起来不少事情,比如说冰城铁路东站的位置,就在松花江南岸,旁边也是有港务局的。

从增收角度来看,首先黑水省省内相关部门是肯定支持的,这一点魏刚暂且记下,但不表态,毕竟东北太远,他对基层的了解程度,肯定不如王重庆;其次就是铁路货运如果能加入京城的“菜篮子”,才能畅通无阻,这里面就需要跟沿途各省协调,这就不是他能置喙的,得去京城请示一下“带头大哥”,看看他的意见。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