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1章 备胎偶然转正(2 / 2)

加入书签

所以牛太原这个回答,其实也把桑树面积说了,大概就是一千两百亩以下,照着人均两亩地去算的。

“补种叶果两用的长果桑吧,本地有农专吗?”

“有的。”

“开一个班,师资力量和技术培训我来解决,让本地农专在农村开设培训站合作点。技术指导都是两江省桑树培育种植专家,拿几个编制出来,我这边补津贴,南郊县不需要增加额外支出,也不许有任何本地系统侵占编制名额。”

“……”

“农专再开一个特种养殖班,柞蚕为主,桑蚕为辅;柞蚕需要的槲栎、麻栎可以从海岱省直接采购树苗。其实桑蚕养殖就是个添头,刚好有个高纬地区的桑蚕养殖课题,我也算是顺便帮个忙,创收大头还是柞蚕。”

“是要柞蚕丝吗?”

“我名下有个公司叫‘龙盾安保’,柞蚕丝拿来做军工丝织品还是相当合适的,采购数量你放心好了,就南郊可以动用的非口粮耕地面积,全部加起来我都吃得下。”

“……”

“你们本地可以把柞蚕的蚕蛹当作高档食材来营销,这个是可以做成品牌的。至于柞蚕丝,就不要有什么奢望,品质和产量,是比不过渤辽省的。”

跟牛太原聊了几句,原本旁边还很愤怒的秘书,这时候也不得不服气,别人的确有这个实力把人按得老老实实。

条理分明,前路清晰。

包括本地想要伸手的“欺软怕硬”路径都点了出来,毕竟按照张浩南所说,倘若南郊区解决了技术员的编制,那么想要侵占编制名额的本地体制人员,将会多如过江之鲫。

而技术员……是最好欺负的。

张浩南就是让牛太原做好强硬手腕的准备,什么叫营商环境?什么叫做好招商引资的工作?

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解决方向。

“至于说西瓜,我个人是不建议在有限土地上浪费时间。稍微留个几十亩地保种即可,这种吃水的经济作物一点都不经济不说,还卖不上价钱。改种葡萄吧,做高端品种,我会帮忙在京城所有大型会议上推广,一两次国际性重要会议指定水果供应方,就足够打开局面。利润高不说,用水也能精准灌溉。”

“……”

别人吹这个牛,那是真不行。

但张浩南是随便推广的,他光一个学生代表身份,就能做全国性的推广;其次就是地方投资会议,甭管是不是张浩南本人,只要“沙食集团”指定了南郊的葡萄,那就是南郊的葡萄,不会是别处的。

对会议举办方来说,管伱是空运水运,那才几个钱?

高端就是把好东西营销起来,那就是高端;而个别商品,甚至不需要好产品,也能营销起来,也能成为高端。

典型就是钻石。

煤球压缩到一定程度,就是钻石,这并不妨碍钻石可以在短短百年之内成为史诗级营销案例。

“账很好算的,照南郊一个大型村来算,亩产两千斤晚熟葡萄,正常采购运输到销售,大概也能人均一年一万两千块钱。如果加上……”

“多少?!”

“一万两千块啊,怎么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