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82 为所欲为(2 / 2)

加入书签

“……”

虞龙没话讲,黑着脸坐那儿拿起茶壶,给张浩南倒了一点点茶,然后道:“这次啥人都有,就盯好了今年的试点政策。我呢其实也不懂,也听别人讲的,说是里头有大生意。但又不好瞎弄,别人专家也讲要‘放下包袱’,今天会议就是抬‘百花齐放’的棺材,我们又不像老早……”

声望这事儿,学者专家在这个时代,是真的吃得盆满钵满,嗓门出奇得大。

自由嘛,国际主流的先进经验。

谁阻挠谁就打击自由,谁就是拒绝先进、拥抱落后。

张浩南并没有帮松江市政府解决难题的义务,但是松江市政府促成了张浩南名下车辆、电子、船舶以及工业装备技术的交流、引入还有研发。

京城南郊区的项目,是可以被列入“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的,其中就有松江这边的推动。

张浩南算是还个“人情”,以后还有船舶设计制造的“人情”,什么时候还,就看张老板有没有空了。

像京城和松江,都有民营保险公司上的需求,这个需求不是某些官僚或者二代想要开捞,而是在服务业上,两地政府也想有投资平台或者渠道。

没有张浩南,那大概是找二代们玩,没办法,这圈子就这样,外人除非赘婿,那是半个土鳖都没有。

张浩南是例外,所以松江和京城,甚至包括山城、津门,都跟“沙食系”沟通过。

还有一些想要把国民生产总值做大的,也琢磨过这事儿,反倒是两江省本地,因为经济发展的惯性,外加“无工不富”的传统观念,对保险业非常不敏感,这就让京城和松江的顶尖官僚感觉非常奇怪。

因此如果真要搞保险业务,张浩南同样可以拿这个当“人情”给还了。

“会议名单呢,拿过来我看看。”

“喏。”

虞龙将一份名单递给了张浩南。

张浩南接过去看了一会儿,然后掏出一支笔,圈了几个名字出来之后,递给了随行秘书,“查一下。”

抬手看了看时间,“半个小时后过来,抓紧。”

“好。”

等随行秘书离开,虞龙好奇问道:“能查出什么来?”

“我在倭奴也养了几条秋田犬,别的不好说,外务省经费,还是挺好查的。”

“啥意思?”

“先让几个闭嘴,这样声音就小一点。总不能让我一对多吧?对手少一点,也要轻松嘛。”

虞龙闻言眉头微皱,“外务省?”

“有专门津贴的,一年几万十几万总有,级别高一点,一年六七十万也问题不大。”

“……”

“很正常的嘛,这种文化打手,我也养了一批的,平时就是写点废话诗歌,喝喝咖啡旅旅游,打嘴仗的时候才会放出来。不过‘长江农业论坛’我是不会养这种闲人的。”

“……”

“不要这么惊讶嘛,我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大老板,放南朝鲜,起码也是个财团,对我有点期待啊虞局长。”

“真是没想到啊,你还真有办法。”

“小意思了,这帮人最难对付的,不是这些装傻充愣的,而是这几个。”

张浩南又拿起一份名单,手中的笔在几个名字上点了点。

无一例外,不是什么理事会就是促进会的委员或者副会长。

有些理事会和促进会,是跟当初加入wto有关的,这里面也有无奈的地方。

因为在加入wto上,有得利的地方,肯定也有让利的地方。

毕竟加入wto,不是中国和“外国”的双边关系,而是中国和一百多个国家的谈判。

其中有一个领域,几乎就是早些年“中倭蜜月期”的复刻,正如十几年前很多人都熟知“晴空霹雳”或者“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一样,很快人们就要开始对“整容脸”无比熟稔。

今年南朝鲜的文化产业出口预计是五亿美刀,其中谁是大户,用马眼想都知道。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