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2章 陈正的鬼门关(2 / 2)

加入书签

其实陈正前往余杭的时候,柯城市区周围三个县已经成立了二十四家建筑材料公司,大小堆场甭管合法不合法,有三百多处。

各路“太子”“公主”没来得及下手,现在再下手,那多少都是要干活儿的,辛苦钱……对不起,本宫没兴趣。

从各种角度来看,柯城要是吃瘪,是真的没多少人帮个忙。

再加上“沙洲物流”组织的驳船散货船随时待命,两江省省内的基本建设物流成本并不高,同时因为“沙洲物流”有大量堆场,就算铁道部突然停摆,也影响不到省内工程的推进。

同时两浙省的基层,求富求变的想法是很强烈的,愿意分十个点的股份给村部,只要不炸水库,河沙想怎么采就怎么采,反正天高皇帝远,市里要查过来,哪儿那么容易。

然而余杭那些个“虞小龙”,就在省内。

只不过现在不用杀头,在组织上,也不是什么过错,离开柯城,大概率还是高升。

四个字来概括:金毛听涛。

而且就算有人查过来,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查,人都不要进山区,到县城或者镇上,就已经被人知道了。

真要说比较闹腾的,还是中原、淮西两省,不过那就是跨省的动静,两江省内部毫无波澜……

先上车后补票是很正常的操作,再加上只要钞票到位,当地村庄一般也无所谓态度,并且还能就地做工。

陈正让办公室秘书去安排的,不是要查谁,而是摸一摸底,看看到底有多少地方在准备或者已经正在做这事儿。

与此同时,金毛老汉投资成立的“djt水泥”,直接设立在祥泰沿江,一部分设备是直接从南朝鲜拆过来的,一部分设备还在太平洋上运输着。

去了非法采砂地点,也不过是一片狼藉,人肯定是没有的。

曹操借督粮官的“人头”一用嘛。

吃就算了,他们巴不得塞张浩南那张狗嘴里。

咋说呢……

这事儿必须要预料到一年以后的状况,因为陈正的的确确打算为柯城留下点儿什么。

有了港区,就能通过“沙食系”的运力、渠道,打开太湖北部地区的市场。

哪怕卖石头、黄沙、毛竹,也能大大促进柯城的经济发展,受惠区域是很广大的。

再加上“沙食系”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极大,陈正去年做完考察之后,是打算在周边三县推广“三黄鸡”养殖,同时开办竹笋、板栗、香榧等等食品加工厂。

“沙食系”在港区是有食品公司项目的,到时候港区就是集散中心,交通困难就控制在了大市范围内,各县设置好分中心,或者就是委托给“沙洲物流”,那么对农村一线劳动力的赚钱难度,就大大降低。

只可惜,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

有些事情,不做事的时候不觉得,等开始做了,那真是困难重重。

不过在陈正前往余杭汇报工作的时候,还在嘉禾市到处找粽子吃的张浩南,接到了魏刚的电话。

“余杭的原材料价格,情况不对啊。”

秃头老汉其实刚做完交流会,他这个月要跑江右,就是考察柑橘类的种植基地项目筹备进度。

之前刘谌做了一回“青天大老爷”,最后掏了一笔钱,免得自己再用辣椒汁漱口,而且他是真的不想喝“四特酒”了。

魏刚这次过去,就是跑一跑基层农村,尤其是革命老区,看看能不能也落实一下。

革命老区搞水果种植难度不在种,而在乡土关系的处理,此时江右省的基层,为了一口气,两个村的械斗,能轻松升级到跨地级市的大姓冲突。

当然要摆平这种事情,对魏刚来说,也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有些多年不回这里的老革命,都欠他的人情,必要时候,让他们回乡修一条出山的路,不需要特别好,能走二八大杠和摩托车就行。

剩下的,革命老区的老百姓吃苦耐受度,可以说是无上限。

一辆二八大杠,拉三百斤货不成问题,对个体户承包户来说,前期吃辛苦饭足够了;摩托车加板车,几百斤到一千斤的货,也够了;手扶拖拉机就是上吨级的运力。这些货,只需要集中到县城或者大型乡镇即可。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