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5章 下限就是没有下限(2 / 2)

加入书签

其实讲白了就是跟市政府领导班子保持一点距离,徐振涛啥时候在市政府算个山头了,他才适合频繁活动。

喝了一口手中的紫菜蛋汤,张浩南这才把不锈钢汤盆放下,“看似我在建学校上浪费了钞票,算账也是亏本的。但是一年亏多少?亏不了多少的。可是我往后每年招工,除开正常的校招、社招,所有关联企业的内部推荐,不要太稳。当老子的如果上班满意,觉得稳当有搞头,那他小孩来给我做事,他会不放心吗?他小孩会担心单位情况复杂吗?”

“在沙城过年啊?”

毕竟“沙食系”的学校,那是从学前托儿到义务教育到高中,达成了一条龙。

所以老婆孩子为主,远近都有,华东的多一点,西南三省的因为种种原因,比王爱红老家东北的还要多一些。

翁剑锋想要听听看张浩南的真实想法。

“我三十岁退休的时候,名下哪家企业愁用人?根本不愁的。至于说能力优劣问题,那是基层管理培训的事情,跟用人本身无关。人事部门的筛查成本比别的企业要低得多。”

“……”

食堂是有包间的,不过张浩南吃饭比较随意,直接大食堂拼桌就行。

离过年也没几天,除开大桥镇本地职工,大部分想要回老家的外地职工,早就提前走了。

他现在的咖位,越来越不适合频繁在衙门里头来回流窜,容易被人借光被人利用,麻烦事情太多了。

“张老板,农机中专这种呢,我能理解,还有幼儿园我也能理解。这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纯亏本啊。是有啥说法没有?有些名堂,我还是不太理解。”

全家老小都过来的有,但不多,一般都是老人家舍不得路费,再有就是开春就要下地折腾,有些像巴蜀两地的工人,王爱红去做问卷的时候,家里老人不出来的理由是“今年苞谷(玉米)收得多”。

这种想法是有借鉴意义的,政商两界有些扩张路径,其实差不多。

饭吃到一半,发现一堆小孩子进来,虽然热闹,但该排队还是在排队,食堂的人管理秩序还是尽责的。

“怎么会有这么多小孩?”

从企业效益来说,真心不差员工腊月多上几天班的增收。

这一刻,翁剑锋是真的惊到了,眼神无比错愕。

翁剑锋也是聪明人,就没有多废话,摆正心态之后,很痛快地在“大桥食品”的食堂吃了一顿。

个别工业镇的外来人口比重很大,但工业镇本身的乡镇中学规模二十年没有变化,以中学为例,有些初中的班级,已经超过了六十人,教室塞得满满当当,已经到了调无可调的地步。

其实对沙城市政府来说,张浩南这种搞法,越多越好,能给沙城的中小学分担压力。

“……”

翁剑锋也是顺便观察一下“大桥食品”的员工风貌,饭吃到一半,他内心也承认,这边基层职工的精神面貌确实是最好的。

“这我去了做啥?乡下今年人多,发钞票是头等大事,我个人还要发点‘奖学金’给三个大队的学生,没啥时间。”

“过年不回老家的职工,有的把小孩接了过来。”

“只要舍得钞票,都容易的。”

“……”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