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9章 值得(2 / 2)

加入书签

缪家靠着姐夫丁永混出来的也不少,就是能力强的太少,一般就是小部门里混口饭吃就行。

但这不是开后门,因为哪怕丁永“察举”之后,还要过三道门槛。

这三道门槛,也都是公开的,集团上下都清楚,季度通报中,也会有一些司法纠纷,其中当然包括商业间谍案甚至非商业的间谍案。

这次借着大老板给小孩们办酒,高管们也在卖力打听消息,丁永迟迟没有表态,张浩南那里倒是极为清净,因为他作为大老板,一向不管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第一道是沙城市政府常驻办公室。

更何况丁总一把年纪了,还做了“上门女婿”,说是姻亲,多少也沾了点儿意思。

再加上“沙食集团”还有一个重要部门,叫作“农村供销合作社”,这个部门系统因为张浩南在省府表过态,中央派相关巡视员来开会时,张浩南定下过目标,未来五到十年最多十五年,整个“农村供销合作社”,都会让国家财政收购。

此时名校毕业生的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出来。

整個“沙食集团”也都清楚大方向是大老板定夺,但是,丁总的建议,才是最有力量的,因为大老板张浩南对丁总的支持,这几年有目共睹。

正向反馈的激励作用,让清醒的人都在努力。

具体是央企还是国企形式,这个可以再讨论,但既定目标是不会变的,张浩南没打算长期持有这么个玩意儿。

几年发展下来,“农村供销合作社”在降低农村产出交易成本上,越来越体现出优势,农业部也打算撮合华北相邻省份农村也接入“沙食集团”的贸易体系中,只是由两江省省府大院联合“沙食集团”组织的考察,目前来说很不理想。

核心问题是基层吏治,但当地愿意背锅的县府大院太少,魄力严重不足,具体有没有什么小心思,“沙食集团”是不去揣摩的,意义不大。

也因为如此,在现有的“农村供销合作社”系统中,集团员工在薪资待遇、晋升渠道满意的同时,也心存焦虑,不知道五年十年十五年之后,会是个什么情况。

晚上来参加庆生宴会的人里面,业务量排名靠前的“农村供销合作社”常驻经理、出纳、采购员等等,也在打听高层的动向。

基层业务员还是比较偏向于孙鹏飞,虽然是人事部经理出身,但为人不狗,愿意给下属背锅抗雷,肩头能担得住份量,对非沙城籍贯的外地常驻经理们而言,孙总上位是最合适的,人家一碗水能端平。

长寿面上桌的时候,从各个大圆桌的气氛就看得出来,孙鹏飞跟人喝了不少,虽说集团内部的宴会,都是低度酒,但敬得人多了,也容易醉。

然而孙鹏飞本人却是个谨小慎微惯了的人,他毕竟也是市政府跳槽过来的,见多了脑子一热飘起来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蠢货,“官场”两个字,可不是只存在政府部门之中。

“沙食集团”如此庞大的规模,一般县城的县政府,完全没办法跟“沙食集团”比复杂度。

只不过因为“沙食集团”属于典型的“民主的独裁”,张浩南的存在,以及跟政府高度合作的现状,让常规的“官僚主义”没办法长存。

可以短期存在,但高轮换和超大规模扩张,让低水平的办公室政治,没办法适应突如其来的爆发式扩张。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