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9章 航改燃也是有难度的上(2 / 2)

加入书签

“701所这么大胆的想法,什么功能都想要一点,对咱们的动力要求可不低啊。”

“确实不低,不过按照小常你之前和船舶重工那边沟通的办法,我们已经出了一个减掉排气喷管,把双转子结构当作燃机的燃气发生器,然后再配一个动力涡轮的简化版设计方案去给他们做技术验证,410厂马上就要开始生产样机,不出意外的话年中六月份就能交付,先让那边把地面试验搞起来再说,也能对咱们增加点信心。”

阎忠诚点点头,然后抬手看了一下时间:

“走吧,先去找咱们的位置,坐下之后再慢慢聊好了。”

三座门这边的正式宴会,自然不可能像之前常浩南之前参加过的几次一样搞成自助餐的形式,都是分桌按照菜单上菜的那种,高端确实是更高端,但反而不太方便谈事情。

当然了,人家举办庆功宴的初衷也不是让你谈事情就是了……

常浩南和阎忠诚的这一桌仍然都是航空工业的老熟人们。

此外还有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独苗徐洋。

一群人按照桌子上摆好的姓名牌分别落座。

“阎总,现在涡喷14已经定型了,您下一步有没有接手太行项目的想法?”

说话的是目前抓总负责十一号工程项目整体的罗扬。

这一位的名字对于重生过的常浩南来说自然是如雷贯耳的。

上一世,在随舰胜利完成华夏首次航母舰载机着舰任务回港之后,身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的罗扬因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而因公殉职。

当然,目前的1997年,他还正处在最年富力强的状态:

“根据协议,十一号工程里面不包括配套的al31f发动机,我们寻思着既然以后这个飞机就要变成我们自己的歼11了,那一直从俄国人那边进口航发也不是个事,包我想十号工程那边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最好能像歼8c一样同步换装国产动力,这样我们也好针对飞机做一些针对性的改进。”

对于负责项目总体的罗扬来说,这些事情当然最好是能一步到位地完成,省的以后再费二遍事,所以他对于国产第三代大推涡扇10的进度相当在意。

不过阎忠诚却摆了摆手:

“太行项目我应该不会直接参与,现在岁数大了,加上老伤复发,身体实在有点吃不消了。”

他之前在做发动机测试的时候受过重伤,年轻的时候没感觉,但随着年龄渐长,一些顽疾已经逐渐显现了出来,尤其到了秋冬季节更甚:

“我计划后面继续搞一搞航改燃的项目,发挥一些余热就好了。”

相比于几乎要完全重起炉灶(实际上连炉灶起到哪里,以及需要什么样的炉灶都还没确定)的涡扇10,航改燃项目的工作强度要低得多,并且实际上也更加贴近阎忠诚过去更擅长的研究方向。

罗扬和孙琮二人都露出了有些可惜的表情,不过看到坐在旁边的常浩南时,倒也又稍稍松了一口气。

哪怕他们并不负责搞航空动力,但对于这个年轻人在昆仑发动机定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还是有数的。

而且十一号工程有一个不太起眼的优势。

就是苏27这个飞机的进气道底子非常好,加上飞机本身的体积又大,所以留出来了相当充足的换发空间。

此外双发飞机本身就有着更高的安全余量。

总之只要最终拿出来的成品不要过于离奇,他们就可以先怼上去试试,实在不行甚至可以考虑同时装一台al31f和一台涡扇10,这样就算后者真出点小问题也不至于导致太严重的后果……

“说起航改燃机,刚刚刘老正好也提过,不知道涡喷14核心机的改装进度怎么样?”

孙琮也没有继续揪着涡扇10的话题不放,而是顺势问起了燃气轮机的事情。

“我们已经搞出来了一个初始版的原型机给701所做测试……”

阎忠诚只好先把刚刚跟的话再重新说一遍,然后才继续补充道:

“我们最终的计划是去掉原有的低压部件,重新设计一个低压压气机和低压涡轮,再直接带动负载,这样可以减小燃机的体积,并且提高燃油经济性,对于全燃动力的舰艇来说非常有用。不过,要做出这个最终版本的设计,就还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已经通过初步的数值计算找到了几个候选方案,后面就是分别优化然后对比性能了。”

坐在常浩南旁边的徐洋从刚刚见到常浩南等人进入宴会厅就没有开过口,只是静静地听着其他人的对话。

搁在往常参与中科院内部类似活动的时候,她倒也习惯于独来独往不怎么主动参与话题。

但是今天,尤其是看着被自己视为有价值合作对象的常浩南也时不时开口参与讨论,徐洋突然觉得自己这样游离于话题之外似乎有些不太好。

正巧,刚刚才说到有关数值计算的内容。

是她所擅长的方向。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