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0章 盖大楼买设备建实验室(2 / 2)

加入书签

实际上,把火炬实验室放到外环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

唐林天真正想的,是给京航在城郊建设一个全新的超大型综合校区。

考虑到京航如今已经是C10联盟成员和第一批“985”工程高校,以后必定还要扩张规模。

然而京航现在的校区地处三四环之间。

虽然在当年建校的时候还属于郊区,但随着近些年来城市的急速扩张,如今已经是寸土寸金。

学校想要在原址周围继续扩建,基本上属于痴人说梦。

而且,在唐林天看来,搞研究这种事情,无论是从保密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研究环境的角度出发,都不太适合放在闹市区里面。

而火炬实验室,就相当于是一次投石问路。

毕竟他预想中的新校区,面积必定远超一个实验室或者研究所。

直接找上面要政策的话,他害怕把别人给吓着。

得先来个小打小闹,给对方一些心理准备。

这时候,常浩南也接着唐林天的话头补充道:

“其实,如果只是做一些数值计算理论层面的研究,那继续在老地方也问题不大,但我还是希望,能把数学理论跟实际项目给结合起来。”

“这样的话,总归免不了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检测,但我的研究内容性质又比较特殊,这些内容没办法委托给外人做,就只能全都自己建设了。”

俩人一唱一和的解释反而让袁相垭更震惊了:

“那岂不是还要一次性买入大量的仪器设备?”

“这是当然。”

常浩南语气平淡地回答道。

火炬集团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有两个,一是转为正式版的TORCHMutiphysics,二是跟C.B.法拉利成立的合资公司。

虽然看上去有些单一,不过营收能力绝对没的说。

其中TORCHMutiphysics在全世界具备垄断地位,而火炬C.B.法拉利的产品几乎也是华夏市场内高端机床的唯一选择。

尽管作为一家国企,并不是所有收入都能随便支配,不过拿出一部分来赞助实验室,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且,京航大学方面也准备了一笔上亿元人民币的研发基金,足够把实验室搭建出一个雏形来了。

“说起这个。”

刚才一直没搭上话的刘振响此时突然开了口:

“规划中的北五环外面,那不是已经到了昌平?对于学生和教职工来说会不会偏僻了一点?”

毕竟是校企联合实验室,还是要考虑到作为“校”的那部分。

远离闹市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因此而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也并不可取。

这里面的平衡,就是考验管理者的地方了。

“目前来看确实是有一点。”

唐林天并没有直接否认:

“不过,一方面规划给火炬实验室那块地面积很大,足有一百多亩,所以不是要造一栋建筑,而是类似一个园区,完全可以规划出单独的宿舍来。”

这下子,就连刘振响,都觉得有些夸张了。

但是唐林天却还没说完:

“另一方面,我准备跟上面争取一下,看能不能在规划地铁线路的时候,专门在那附近设一条支线,或者至少是一个地铁站,方便往来通勤。”

“!!!”

“???”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