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2章 一门新的学科(2 / 2)

加入书签

“包括最近给重型模锻压机做生产验收的过程中,我也尝试利用数值方法指导了钛铝合金锻造工艺的研发,从结果上看,大概提高了40左右的综合效率。”

“不过,截至目前,有关这个方面的研究确实都还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如果让我来说的话,或许可以称为计算材料学。”

跟二十多年后人均跑到材料学期刊灌水的情况不同,在90年代末这会,材料学不能算是个显学,而且还是华夏国内相对比较薄弱的部分。

但也正因为如此,投入产出比才会更加好看

为了弥补材料领域的不足,技术人员往往会被迫在设计优化等其它部分发挥出更高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当材料学反过来把短板给补齐之后,往往会获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正如之前在轴承齿轮钢领域所实现的那样。

“那么,预祝常教授能在新的研究方向上取得成功!”

对于唐林天来说,在成功让自己的学校跻身华夏最顶尖的C10联盟之后,他确实已经有点失去人生目标的感觉了。

但是现在,似乎又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创立一个新的学科。

诚然,这种事情,单靠一个人是做不到的。

但却绝对不能少了一个可以作为核心的人。

“有任何难题,学校都会尽力帮你解决!”

在上车之前,唐林天再次跟常浩南握了握手。

实际上,考虑到后者目前已经算是“半步院士”,而且还马上就要上任航空动力集团的总规划师,真要算起来的话,手里能动用的资源其实比身为京航校长的唐林天只多不少。

但不管怎么说,态度总要先摆在这里。

而且,谁也不会嫌支持太多不是?

在博士答辩尘埃落定之后,常浩南并没有马上投入新的工作当中,而是打算在京城家里休息一段时间。

毕竟现在涡扇10那边的试飞进程一切顺利,至于组建实验室的事情

几名讲师的人选已经基本确定,但是下一届的学生最早也要等到八九月份才能开始接触。

推免生的话还好,如果是准备考研的学生,那至少在初试之前都不可能让人家过来干活。

急不来这一时。

而且,从2月份春节假期到现在将近五个月的时间,他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在江城和京城两边连轴转,偶尔还要抽出时间来,听取一下太行项目那边的回报。

确实需要稍微松弛一下。

不过,想法是美好的。

到了常浩南如今的位置,他的时间,已经不完全属于他自己了。

还没享受几天放松的光景,就接到了一通来自丁高恒的电话。

在他答辩前后的这半个多月时间里,发生了不少事情。

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

那块B2轰炸机的碎片,被老吴夹带在一堆来自亚速钢铁厂的样品材料中间,运回来了。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