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7章 世纪大阅兵(2 / 2)

加入书签

哪怕不懂武器装备,单从外观来看,有棱有角的炮塔也更像是那些电视上的先进型号。

现场的气氛甚至比刚才更加热烈了。

周瑞夫倒是没什么反应,在他看来,既然华夏人会把一种相当于M60的型号搬上阅兵,说明他们大概也没什么更好的型号了。

实际情况么

还真就差不多。

基本型号的96,性能还真就没比88AB好出太多。

在这功夫的绝大多数资料上,这个型号其实还保留着原来88C的名字。

很明显,这只能算是一种二代坦克的深度大改。

这次,甚至连白礼德都只拍了两张照片。

对于他这样懂行的人来说,一眼就能看出前两个方队的坦克用了相似的底盘。

所以只要拍一些炮塔细节就够了。

然后,白礼德就把镜头对准了还没开过来的第三方队。

武官处技术参赞,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负责跟踪驻在国军事装备发展情况。

这甚至是公开的。

而后面这个型号的坦克,可以说是他今天唯一感兴趣的地面装备。

看着连续按动快门,一副不吝惜胶卷驾驶的白礼德,周瑞夫也跟着探出头看了过去。

“那些坦克,好像不太一样?”

实际上,如果是最早的样车方案,那外行人还真就不一定能马上看出它和前面的96有什么区别。

但如今登上阅兵的,却是经过一轮大改之后的。

尤其是底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动力包还是1200马力的版本,但总体设计已经开始向后世的99A方向靠拢。

属于瞎眼可见的巨大飞跃。

不过,炮塔却又保留着没换楔形装甲的最古老版本。

组合在一起有点头轻脚重的感觉。

“这个型号,我们从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跟踪了。”

白礼德没有放下相机,一边按着快门一边说道:

“但华夏人对它的保密非常严格,我们获取过一些图片和技术资料,但其中的不少内容自相矛盾,一看就是他们抛出来的烟雾弹。”

“两年之前,陆军情报部门的那帮废物保证说他们弄到了华夏最新型坦克的技术方案,但是跟今天这个实物对比起来完全不一样。”

语气中一副非常不屑的样子。

旁边的周瑞夫作为空军准将,自然不好跟着一起喷,但也不由得撇了撇嘴。

情报错误害死人。

他没来由地想到了几个月前被打下来的那架B2轰炸机。

至今仍然没人知道它被击落的全过程。

也没人知道对方是如何获取稳定探测到隐身飞机的。

实际上,陆军情报部门这次完全是被冤枉的。

他们通过几张模糊照片推测出的样子其实非常准确。

但架不住中间这两年9910工程又换了个几乎是天翻地覆的新方案

在距离两人不远的地方,他们的俄国同行也在做着几乎一样的事情。

“似乎完全看不出T72或者T80的痕迹”

安德烈利皮林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

他知道华夏曾经通过一些渠道搞到过一辆T80和不止一辆T72并进行过详细测试,因此之前一直推测华夏的第三代坦克即便不是仿制,也应该跟这两个型号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今天看到的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炮塔还是有点T72A的样子尤其座圈尺寸目测完全一致,考虑到也是三人制车组,我估计装弹机应该沿用了我们的设计”

旁边的一名中校手里拿着望远镜,听到利皮林的话之后说道:

“不过这个炮塔和底盘看上去完全不协调,应该只是暂时充数的,等到量产的时候会换掉,或者增加附加装甲。”

“就是不知道坦克里面是什么样子,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机会看一看”

天安门城楼上,张老将军微微探出身子,遥望着列队整齐的方阵,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担任127师师长时的场景。

二十年前,他麾下的部队也是在这样列队接受检阅之后,直接开上了南疆的战场。

不同的是,当时停在这些部队身后的,只有三十几辆轻型坦克,百来门老式火炮,和只能承担运输任务的卡车。

那一战,他打赢了。

还立下赫赫战功。

但过程,却异常艰难。

在缺少先进技术装备的情况下,军队所能依靠的,就只剩下经验,和意志。

可是这两项,都是要从血火中磨砺才能产生的。

而磨砺的过程,又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牺牲。

大量的牺牲。

在国家最需要大批青年投入发展和建设的时候,却有一批又一批勇敢、忠诚、坚强的先锋队倒在了战场上。

后来,他一路高升,从师长到军长、到军区首长,再到如今的位置。

但那几年在一线指挥作战的场面,却始终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也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自己手里能有相当于六十年代美军甚至都不用更先进,的装备和资源,不知道能挽回多少年轻同志的生命。

而今天

主战坦克、自行火炮、战术导弹

当年他所期待过的东西,乃至于当年他根本不敢期待的东西,都在此列队整齐,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作为这支军队的最高级指挥员之一,张老将军难免有了一种得偿所愿的兴奋感。

然而。

这种感觉只持续了一瞬间,就被他警惕地强压了下去。

“还不到得意的时候啊”

张老伸手扶了一下自己的军帽,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

三年多以前,也是他,亲自指挥了那次威慑性的三军联合演习。

只是最后的结果

很难说让人满意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虽然演习的场面称得上盛况空前,演习组织也算是顺利。

但在90年代下半叶,参演部队却仍然以国产第一、第二代装备作为主力,演习形式也仍然是传统的那一套。

“千军万马渡海峡”的解说词从宣传上讲效果不错,不过从军事上看,仍然靠登陆舰和冲锋舟为主的抢滩登陆形式,毫无疑问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作战需要。

而实际上,即便是这种传统的作战形式,也受制于资源不足的窘境

1945年诺曼底登陆时,盟军尚且有13艘战列舰进行对陆火力支援,而三年前的解放军由于火力不足,甚至要把陆军火炮搬上登陆舰

刚才那瞬间的志得意满和心花怒放,顿时又被一抹无形的压力所取代。

尽管在96年以后,国家已经逐渐开始加大国防建设投入,但要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军队建设,压力还是很大。

不仅有外部的,还有内部的。

“任重而道远啊”

张老将军的眼神微微变了变。

不过,能想到张老将军这一层的,毕竟只是少数。

阅兵现场的大多数人,心态还是简单的

今天这些坦克大炮,比之前在电视上看见的,好看不少

而常浩南的视角,显然是所有人当中最特殊的。

作为重生者,他更感兴趣的是,这次阅兵跟上一世的区别。

而坦克第三方队,则是第一个明显出现的变化。

18辆坦克,清一色的99式原型车。

虽然还没定型服役,但至少不需要在后面用96式充数了。

他转过头,看了一眼旁边的祝虞声。

却发现后者此时也正看着他。

一老一少目光交汇,然后同时向对方点了点头。

常浩南看得出,祝虞声瘦弱的身体微微有些发抖。

显然是由于兴奋。

自己主持设计的型号,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对于任何一个武器设计师来说,都是无上的光荣。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抬起头,望向西侧的天空。

属于他的主场,还没有开始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