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8章 把他们批判一番(2 / 2)

加入书签

常浩南打这个电话,刚好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

“其实……也不需要专门做什么。”

他回答道:

“考虑到您都已经知道了,那我估计,这篇论文的事情应该已经传的很广了,所以应该用不了几天就会有官方媒体来咱们这采访和报道。”

“然后……我上次让您找人写的,批评南城报的文章,应该已经准备好了吧?”

“当然。”

唐林天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那就好。”

常浩南点点头:

“等报道出来之后,您再按照原来的计划,通过上级施压让他们撤稿,再发道歉声明就好。”

实际上,操作还是之前那些操作。

只是常浩南把顺序给改了一下。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先入为主的问题。

90年代末这会,南城报的读者群体还是很大的。

如果那篇报道出来之后,没两天功夫就突如其来一份撤稿加道歉声明二连,那绝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

报道被封口了。

而根据常浩南对于南城报的了解,对方必然要在声明里面阴阳怪气一番。

这样只会起到反效果。

到时候等舆论发酵起来,就算后面再把成果宣传出去,能挽回的形象也有限。

而如果吃瓜群众在看到那篇报道之后,下一个看到的相关新闻是关于常氏引理的宣传,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考虑到这两件事中间也就隔了一星期多点,因此这个时候,小丑就成了南城报那边。

……

一切正如常浩南所预测的那样。

央视的动作很快。

毕竟,这也不是他们第一次采访常浩南了。

获得五四青年奖章,还有抗洪抢险之后被赠予“功在千秋”题字之后,都给他做过专访。

尤其是第二次,连续一个星期时间,每天都在央视几个新闻节目中有出场机会。

当然,那时候的情况比较特殊,新闻几乎是持续不断地播报各地灾情,以及抗洪抢险活动。

算是有一些曝光度的加成。

而这一次虽然规格稍低,但也是一段晚七点新闻的三分钟专栏。

非常夸张了。

而紧随着新闻报道之后的,就是一篇来自《华夏青年报》的社论。

当然,国家级媒体,不可能公然下场骂街。

只是隐晦地批判了此前南城报对于火炬实验室的不实报道。

真正杀人诛心的,还是来自常浩南的老东家,国防科工委。

在11月下旬发行的《逸林》12月刊里面,第一篇文章就是有关此事的评论。

作为一个“民间”“娱乐性”杂志,可没有什么面子方面的顾虑。

直接把南城报文章的图片、常浩南那篇论文的第一页,以及央视报道火炬实验室的画面给放在了一起。

然后起了个攻击力拉满的标题——

《到底谁在浪费经费?》

最后的那个问号,尤其的大。

而内容也非常有针对性。

作者表示你们南城报和京航大学虽然单位性质不同,但归根结底吃的都是财政饭,二者本来应该不分高低贵贱,只是在社会分工中各司其职而已。

现在,京航大学和方面已经证明,他们给了火炬实验室的特殊政策之后,只用不到半年时间就拿出来了被国际数学界认可的重磅成果,作为一个科研机构来说,显然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但你们南城报却在这样一个为国争光的科研成果发表之前的最关键阶段进行虚假报道,作为媒体,似乎要更加不称职一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