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7章 我的大佬导师 jpg(2 / 2)

加入书签

“还是不太适应啊……这就要当老师了……”

说着按下电脑的电源按钮,等待几分钟之后,照例进入了邮箱。

到1999年这会,已经有不少国外企业开始往邮箱里面发广告了。

尤其常浩南此前为了上传论文而注册过不少个出版社的账号,于是排在最上面的几乎全都是这些没什么营养的内容。

就在常浩南准备它们框在一起全部删掉的时候,一封隐藏在中间、略显不起眼的邮件进入了他的视线。

从发件人后缀来看,似乎是某个研究机构的邮箱。

这让他生生止住了伸向键盘上delete键的右手。

然后打开了这封邮件。

内容是英语写的。

句式有点奇怪。

但好在还是能理解。

【尊敬的常浩南教授,我于今日偶然看到你在数学年刊上面发表的,有关里奇流手术化工具的论文,受到很大启发,你的研究成果对于整个微分几何领域,尤其是低维条件下庞加莱猜想的证明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前面是一段例行的简短问候。

但是,让常浩南万万没想到的是。

后面就直接进入了硬核部分。

【在你的论文结果基础上,我得出了如下结论:令g(ij)是上的完备流形,且满足g(ij)γ=2r(ij),并且有界曲率……】

【……】

【我想询问,根据上述证明过程,能否推导出在(-∞,t](tgt;0)上,有非负曲率算子和有界曲率,并且在所有scales上都是k-nonlpsed的?】

其邮件内容之跳跃,让常浩南都有些难以跟上思路。

不过最后还是看懂了。

对方提出了一个里奇流上面的约化体积算法,并试图用这一算法来证明两个非局部坍缩定理,用于估计紧致流形的局部内射半径。

至于发件人的身份……

其实也差不多呼之欲出了。

会把这种顶刊级别的成果直接用邮件发过来交流的人,全世界总共也没有几个。

再限定到微分几何领域……

常浩南轻轻滚动鼠标滚轮。

果然如他所料。

邮件最下方的署名——ПерельманГригорийЯковлевич。

佩雷尔曼·格里戈里·雅可夫列维奇。

也就是在上一条时间线里把庞加莱猜想变为庞加莱-佩雷尔曼定理的超级大牛。

并且,在看完这封邮件之后,常浩南也总算理解了,为什么他的证明过程用了足足三年时间才被数学界广泛认可——

太t跳跃了。

哪怕对方的出发点就是常浩南证明出来的常氏引理,哪怕邮件里面提到的仍然只是庞加莱猜想证明过程中的一小步,哪怕邮件的篇幅已经不短……

但常浩南还是用了差不多一整个上午的时间才完全看懂。

可想而知,上一世的数学家们在没有任何前置准备,就直接看见对方甩出来的证明过程时,是何等的懵逼……

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之后,常浩南点击“回复”选项,准备给对方写回信。

而就在这个时候,办公室外面突然想起了敲门声。

常浩南停下动作。

他办公室里的电脑是连外网的,不可能在这上面处理涉密信息,所以倒也没有不能见人的说法。

“请进!”

来人正是他刚刚叫过来的栗亚波。

“常老师,我听辅导员说您找我。”

“对,是关于你毕设的事情。”

常浩南抬手示意对方坐在对面的椅子上。

“呃……”

栗亚波抿了抿嘴,似乎实在犹豫是否要开口。

不过最后还是说道:

“我之前看学院提供的选题列表,常老师您好像没提交毕设课题?”

尴尬。

非常尴尬。

实际上,常浩南确实是给忘了。

或者说,作为一个萌新教授,他根本就不知道还有“提交毕设课题”这档子事。

当然,在自己学生面前当然不可能承认这种丢人的事情。

而且以他和唐林天之间的关系,这也不见得是什么大事。

于是,常浩南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回答道:

“是的,因为我准备让你自己考虑一下,想要做具体哪个方向、与什么领域相关的研究,然后再申报上去。”

这下轮到栗亚波懵了:

“啊?”

“我……但是……”

“您至少应该给我一个基本的范围吧?”

常浩南微微一笑:

“不用,只要是伱感兴趣,并且有相关基础知识,有能力进行下去的,都可以。”

“就算手头没有,我也可以给你去找个课题过来!”

栗亚波直接就是一个战术后仰,心说这难道就是跟了大佬导师的福利?

不过,短暂地惊讶过后,他还是很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常老师,我想研究复合材料大直径薄壁箱体结构的力学分析和设计!”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