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9章 影响整个数学史的邮件(2 / 2)

加入书签

如果中间缺了开题环节的话,虽然常浩南也能摆平,但总归还是比较麻烦。

“呼”

看着栗亚波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差点暴露自己把人家给忘了的常浩南总算松了口气,然后重新把注意力放回电脑屏幕,开始思考如何给佩雷尔曼写回信。

几天之后。

莫斯科,斯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

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准备回家休息一下的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照例打开邮箱,准备检查一下有没有需要自己处理的新邮件。

这是他的个人习惯。

在前一天下班之前就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而不是等到当天上班之后。

过去十几年中,一直都是如此,雷打不动。

“普林斯顿的数学年会邀请”

“千禧年数学大奖”

“数学学报的综述约稿呵看来是被数学年刊搞的动作给影响到了,真是蠢材,这么搞下去他们的影响力永远也赶不上数学年刊”

“”

佩雷尔曼动作麻利地把一封封他认为不重要的邮件送进回收站。

甚至包括授予他千禧年数学大奖,并通知他前去领奖的通知。

他在近期并没有离开俄罗斯的想法。

至少不会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离开。

佩雷尔曼热爱的是数学本身的美感和玄妙,早在几年前成功证明了灵魂猜想之后,他就发现,如果自己因为解决了某项数学问题而获得奖项,那么反而会冲淡他从解决问题这件事本身所获得的快乐。

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拒绝领取一切个人奖项,甚至逐渐倾向于把自己的成果以直接公开,而非写成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

“等等”

就在佩雷尔曼觉得明天又会是无聊的一天时,突然瞥见了一封自己期待已久的邮件。

准确来说,是一封回信。

“总算来了”

他迅速点开。

在大约一个月前,他看到数学年刊上面发表的这篇论文之后,一时间惊为天人。

世界上竟然还有另一个人,在以和他类似的思路解决里奇流在三维条件下的应用问题。

而且,还比他走得领先了半步。

于是,在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之后,佩雷尔曼便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一封邮件里面,发给了那篇论文的作者。

一连一个多星期,他都没有接到回信。

直到今天。

尊敬的佩雷尔曼教授,感谢来信,邮件内容对我的研究产生很大启发

佩雷尔曼一目十行地跳过了前面的客套话。

好在常浩南的回信风格和他差不多,第二段就直接切正题:

你的结论我已经验证过,并无问题,但对于定理的推导过程,似乎还可以更加简洁和直接

非局部坍缩定理的作用在于,它能够给出局部的内射半径估,而且手术后的里奇流依然可以满足这种性质,既然如此,那么在汉密尔顿内射半径估计定理的基础上,可以推导出对于满足特定条件的标记的Mk,gkt,pk,一定存在一个收敛子列

佩雷尔曼脸上的表情从轻松变得凝重,然后又转为兴奋

他飞速从旁边的办公桌上抽出一支圆珠笔和一张纸,低头飞速开始演算。

“没错这样的求证过程要更加直白”

大约半小时之后,佩雷尔曼看着仅仅用掉一个正反面空间的计算过程,激动地自言自语道。

虽然常浩南证明的定理内容和他之前发过去的完全一致,但过程却要简略很多。

“这样的话,我好像就不用担心那帮家伙看不懂我的证明过程了”

佩雷尔曼一边口中念叨着,一边脱掉外套和围巾,重新回到办公桌前面。

显然,下班计划肯定是泡汤了。

“或许,我该亲自去一趟华夏?”

他看着电脑屏幕上面邮件最下方GHaonan的署名,早就把刚才“近期不准备出国”的想法给忘得一干二净。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