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7章 佩雷尔曼的到访(1 / 2)

加入书签

这种双赢的事情,更何况话事权还在自己身上,常浩南自然没道理不同意。

不过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

“孟教授,听你刚才的意思,这两颗卫星应该还没发射,那有没有具体的计划时间?”

常浩南询问道:

“您知道,我这边的任务也比较繁重,不可能一直干等着卫星上天再开始做研究。”

孟震远赶紧摆了摆手,示意不需要等很长时间:

“根据最早的计划,资源二号01星应该在不晚于今年年底前发射,02星应该在不晚于2002年年底前发射。”

“但是去年年底,国家航天局临时调整计划,把两颗卫星分别安排在了今年二月和四月发射,到时候将会跟已经发射的资源一号01星一起,构成一个重访周期大约20小时的遥感卫星体系。”

“不过,具体到我们的研究,只有资源二号01星上面搭载了高光谱探测设备,再加上这颗卫星为了保证成像精度没有设计侧摆功能,所以重访周期还是有差不多一个月。”

常浩南眼前一亮。

如果01星二月份就能发射,那满打满算,第一批遥感数据最晚到三月份也就该出来了。

虽然在地质学这块,不论是飞机卫星还是数值计算都不可能真正取代实地勘测,但毫无疑问可以大大提高总体的测绘效率。

磨刀不误砍柴工,反正中间也要过个年,等到三月份其实损失不了多长时间。

不过,对方的回答还是让他有些不解:

“提前这么多……那要是按照原计划发射,卫星,尤其是02星,难道要在地面等上一年多时间?”

“呃……”

听到常浩南的疑问,孟震远摸了摸鼻子:

“常总,这您可能有所不知,一方面因为火箭发射频次的问题,卫星在完成出厂检测之后还要等几個月甚至更久不能算是特别罕见的事情,另一方面,资源二号两颗卫星,也确实通过使用一些进口零部件,比原计划提前了很长时间下线。”

“原来是这样……”

常浩南点了点头:

“那看起来,国家为了配合西气东输的市场化运行,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啊……”

他之前就知道西气东输工程属于华夏系统性能源安全战略的一部分,但为此而专门修改航天发射计划,确实还是出乎意料之外了。

然而这倒是他误会了。

这次是唐林天开口解释道:

“提前发射这两颗卫星,也不完全是为了西气东输一个项目,按照国家规划,未来几年上马或者动工的战略级工程有差不多六七项,每一个都需要大量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

“要是租用外国人的遥感卫星,别人报价高不说,还需要我们提供现地测量的数据进行校核对比,甚至是要求授予他们地理测绘权!”

说到激动处,唐林天用两根手指敲了敲桌子,语气中也有些愤懑:

“这可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哪能对外人随便开放?”

“相比起来,只是在卫星上面使用一些进口零部件,反而算不得什么大事了。”

这个时候,旁边的孟震远也插进话来:

“其实,关键还是最近一两年来,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能买到一些过去买不到的零部件,要是搁在以前,就算我们愿意掏这个钱,也未必就能花得出去。”

这话是比较实在的。

就拿出售那部高光谱探测设备的法国来说,虽然已经算是西方国家里对华技术输出比较积极的国家,但真到了关键时候,还是会经常以“影响国家安全”的名义搞限制出口这一套。

但是现在……

笑死,你下一代主力战斗机的动力都已经拿过来和我们搞联合开发了,还装什么大尾巴狼?

所以说,如果有人说你影响到了他的国家安全,那你最好真的可以影响到他的国家安全。

……

同一个学校内部的合作,自然不用像跟外人那样搞得非常严肃。

在唐林天的见证下,两个课题组简单签了个合作协议,表示愿意共享部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就算完事了。

至于剩下几个组,手里的课题相对来说量级较轻,更是围绕着常浩南或者孟震远的项目开展工作就好。

这件事情告一段落之后,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1月末。

虽然手头还有其它事情没处理完,但相比之下,确实还是佩雷尔曼的来访更要紧一些。

一方面这位哪怕在解决庞加莱猜想之前,也已经算是微分几何领域的大神级人物。

另一方面,虽然常浩南眼下还不准备在纯理论领域投入主要精力,但根据这些年来的经验,系统中【理论水平】经验和等级的提升,对于所有种类的科研工作都会有巨大的帮助。

现在他的理论水平已经达到了LV3,再想通过完成一般的小项目提升等级,难度非常大。

而与一名顶尖数学家面对面交流,很有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