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3章 反航母技术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可以。”

王晓模果断回答道:

“之前我应该跟你提过,14所几年前就在研发一款舰载的相控阵雷达,阵面尺寸是4米*4米,当时正受制于大尺寸箱体的结构加工和机电耦合问题,一直落不了地。”

常浩南当然清楚,对方口中的这个雷达就是346型。

俩人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说起来过。

“没错。”

他点了点头:

“我记着TORCHMultiphysics软件发布之后,我们火炬集团刚开始接计算业务的时候,我还特地嘱咐过负责这块的同志,说如果有来自电科14所的项目请求,可以优先执行,但后来好像一直都没收到。”

“因为14所后来组织了一个攻关团队,还专门派人去你们那学习过,最后把阵面的设计问题给攻下来了。”

王晓模解释道:

“现在第一面346相控阵雷达的原型机已经装到毕昇号上面去了,正在测试当中,目前没发现什么结构上问题,说明16平方米级别的阵面,我们还是可以搞定的。”

“目前就是咱们这个第二代TR组件里面的砷化镓,良品率实在上不来,所以第二面阵已经断断续续造了一年多了,估计到今年下半年才能完工。”

之前他就提到过,如果能寻求到稳定的进口渠道或者实现国产,那么14所希望能在346雷达上面使用砷化镓-双极硅混合元器件。

现在看来,国产化是实现了,但没完全实现。

不过这种事情不用急。

只要能有持续不断的订单,生产技术更新迭代就属于顺理成章的过程。

就像是造相控阵天线阵面一样。

前些年规划空警200的时候,王晓模还说需要靠工人用铣刀手工制作。

结果没过多长时间,火炬-C.B.法拉利集团成立,推出的第一个产品MS45T,就解了燃眉之急。

去年年底常浩南看报表的时候,发现电科集团已经不声不响地陆续买了将近三位数……

而后面第二個四轴联动型号,电科也是首批启动用户。

基本已经是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了。

……

聊了一会关于空警200的事情之后,常浩南看气氛已经差不多,便向另外二人说起了自己此行的具体任务。

“其实我刚才就想问了。”

作为雷达专家,王晓模显然也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

“你说的这个雷达目标识别……应该不只是区分敌我那么简单吧?”

“那是当然。”

常浩南说着从公文包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资料递过去:

“其实也不只是雷达,我的阶段性目标,是希望能通过对多传感器所捕获的信号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来具体判断目标的性质。”

“比如雷达检测到一个速度几十公里每小时的回波,那到底是鸟群还是低速飞行的直升机?”

“或者可见光波段上拍到了一个非常模糊的图像,那么它有可能是一栋房子,还是单纯的地形色块?”

“再或者,声呐监听到一段噪音,到底是生物、海洋背景、还是一艘潜艇?”

“……”

“等一下等一下……”

听着常浩南越说越远,王晓模赶紧伸手制止。

一来是他担心再继续听下去,空警200在自己心里就要从小甜甜变成牛夫人了。

二来,则是他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一种神奇的可能: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可以通过雷达发射电磁波给目标成像,然后借此判断对方,比如说是飞机的具体型号,或者地面目标是坦克还是卡车?”

这绝对是全世界各国航空兵都梦寐以求的功能。

虽然理论上,敌我识别可以靠IFF天线或者数据链来完成。

但实际操作中,IFF由于功率且频率高,因此作用距离很短。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