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9章 来自沪飞的邀请(1 / 2)

加入书签

栗亚波的行动力,确实没的说。

常浩南在给他部署过任务之后,便例行去盛京出了趟差

现在涡扇10AB两个型号都已经进入装机试飞阶段,如果这十几台小批领先使用的正样机不出问题,那接下来就是设计定型了。

相应地,从用户端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比过去成倍提高。

这些一手数据,即便其中没有异常,对于航发研制来说也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所以,常浩南最近半年去盛京的频率明显提高了不少。

至少不再是长期遥控指挥的状态了。

而当一周之后,他从606所返回京航大学的时候,栗亚波在第一时间就把已经做完的方案交了上来

半个小时后。

“这些都是你一个人做的?”

常浩南一边翻阅着报告的最后几页内容,一边语气平淡地问道。

不过,这副样子他特地装出来的。

毕竟在学生面前,还是得保持一点高深莫测的形象。

但实际上,栗亚波交上来的这份东西,可以说充满了惊喜。

除了正常的开题报告内容,以及他之前要求加在后面的所需设备和材料清单以外,对方还给清单中的每一项都列出了两到三个不同品牌的类似型号作为备选。

甚至,还以附录的形式补充了包括性能、价格、交付周期甚至供货风险在内的诸多详细信息。

可以说,哪怕一個中型企业的首席采购官或是采购经理人,在编列计划这方面也很难做得更好了。

当然,上面两个岗位更看重的是渠道管控的能力,不是弄份计划书就完事了。

但那都属于后话。

一个并没有特殊资源傍身的本科生,能做到这样,已经完全超出了常浩南的预期。

“有些外国厂家的联系方式,还有写商务邮件的格式这些,找学这方面的同学问过,剩下都是我自己弄的。”

栗亚波回答道:

“其实我一开始没准备做后面这些,但是开题报告和设备清单写完之后,我来办公室好几次都没找到您,所以就想着反正也是闲着,干脆提前做些准备。”

“哦我前些天在外面出差。”

常浩南说着从显示器

“以后你再遇到这种情况,直接打我手机就行。”

这还是他之前刚到航空动力集团上任时,办公室综合处给批量印制的。

但常浩南实在是没什么社交场合,所以到现在快一年了也没发出去几张。

“谢谢老师。”

栗亚波双手接过,收到口袋里。

一段小插曲过后,常浩南重新把注意力投回到桌上的报告。

他指着其中写有德国西格里SGL集团和美国赫氏集团的一栏:

“跟这些国外公司,也是你本人联系的么?”

这两家是全球四大碳基复合材料生产企业之二,属于业内龙头企业,栗亚波要是能以个人身份直接跟对方取得联系,也是有点手段的。

后者凑上前来,看了一眼常浩南所指的部分:

“是的,我的英语水平还行,所以无论是打电话还是发邮件,都能应付。”

显然,他理解错了意思。

以为是自家导师在询问他沟通时的语言问题。

“我不是说英语水平。”

常浩南摆摆手:

“据我所知SGL和赫氏都没有一般的消费者业务,你直接打电话,他们就回复你了?”

这份表格里面有两家公司的详细产品序列,包括牌号、对应的性能以及价格,内容还是挺详细的。

“一开始确实不行。”

栗亚波有些不好意思回答道:

“不过后来我自称是火炬集团的采购经理人,又从同学那学了几句专业点的商务英语,SGL和赫氏集团就把产品目录发给我了。”

“但是东丽和帝人说必须要有集团出具的什么证明,反正是挺麻烦,再加上我和对面日本人的英语实在是说不到一块去,最后考虑反正已经联系到两家了,就没再管那边。”

“”

常浩南听罢,略带无奈地笑出了声:

“你这脑子还真是活络”

以前都是他拉虎皮扯大旗,虚张声势吓唬别人。

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能成为被扯出来吓唬人的那个。

而且,就连他都没想到,火炬集团这个名字,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能有这么高。

以至于对面甚至都没考虑,为什么一个软件起家的公司突然要买碳纤维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