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8章 理论水平LV4获得被动技能(2 / 2)

加入书签

说到这里,他停下做了个深呼吸,稍微平复了一下心境:

“庞加莱猜想,至少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我们有可能理解高维空间的唯一钥匙……”

……

随着时间推移,记者们的问题也愈发尖锐起来:

“据说这篇论文的作者,并没有把文章投稿到任何一个数学期刊,而是选择在一个网站上直接向全世界公开?”

“没错。”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现有的学术规则可能受到挑战?”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敏感,以至于现场原本轻松的气氛瞬间紧绷起来。

过了大概几秒钟后,最早提议把arXiv网站纳入到规范化引用体系的弗里德曼点了点头:

“事实上,如果按照过去的学术惯例,那么预印本网站上的文章,由于无需评审即可发表,确实还不能算作论文。”

“不过……”

他又话锋一转:

“既然它现在已经接受并通过了数学界的检查,那么说是论文也并没有什么问题……至于你说的挑战,我们更愿意将这一次的事件视作一种机遇,一种推进学术开放化和平等化的机遇。”

“因此,我们也在考虑,应该以何种方式将这篇论文纳入到学术体系当中……”

刚刚的记者显然不准备轻易罢休:

“那这是否意味着,以后其他人在arXiv网站上发表的文章,也可以被视为学术论文?”

面对这个问题,台上受访的几个人,笑了。

在相互对视几眼之后,还是爱德华·威滕开了口:

“是的。”

“如果他们也可以证明出庞加莱猜想的话。”

现场再次爆发出一阵笑声……

实际上,如果从学术期刊、书商、乃至于很多研究人员的角度考虑,那么常浩南和佩雷尔曼的搞法,确实大大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因为刚刚那名记者说的没错。

这就是在挑战现有的学术规则,打破由出版社和部分研究机构共同构成的学术垄断。

尽管由于民科一天到晚的乱喊,导致“学术垄断”这个名词已经被彻底搞臭。

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不存在的。

尤其在冷战结束之后,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实际上,这本身就是隐形霸权的一种。

不过……

这次确实没办法。

挑战者太强了……

大多数论文,是需要得到期刊编辑和同行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学术价值。

而这篇论文,则是同行和期刊编辑需要想办法认可它,来证明自己的学术价值。

这就好比——

为什么哪怕拐弯抹角地找到光电效应,也一定要给爱因斯坦发个诺贝尔奖?

因为如果一个包含物理学的奖项,连爱因斯坦都没拿,大概率会被当做野鸡奖……

“贝纳胡教授刚才说,庞加莱猜想是我们认识高维空间唯一可能的钥匙,那么现在这一猜想被证明,是否说明我们很快就有可能在应用,或者至少基础物理学层面取得飞跃式的进步?是否有可能催生新一次的技术革命?”

这次提问的是一名来自ired杂志的女记者。

作为一家主要面向新行业和新技术的媒体,他们显然更关注这个成果能否带来什么现实影响。

最好是能从中看到商机的那种。

“很遗憾,你或许要失望了。”

理查德·汉密尔顿摇了摇头:

“这篇论文中确实涉及到了一系列新的拓扑学工具,但我们甚至很难在短时间内用它们去解决其它领域的理论问题,至于投入到实际应用……”

他犹豫了一下:

“这个问题,我想你们更应该找那两位作者去求证一下。”

“……”

记者心说我要是能联系上那两位,何苦还在这堵着伱们呢……

与此同时,1.2万公里之外。

正在京城通过电视看记者会直播的常浩南,突然受到了一连串的系统提示。

【获得理论水平经验:100000】

【理论水平:LV4:200001000000】

【理论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最有力武器,因此,在理论水平达到LV4之后,当您研究一个能力范围内的未知现象时,将会有一定概率可以看破其本质】

???

常浩南本来以一个颇为摆烂的姿势半躺在沙发上,现在却嗖地一下坐了起来。

解决完庞加莱猜想之后理论水平能够获得提升,这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

但后面那个……或许可以称之为被动技能。

确实是意外之喜了。

尤其是,常浩南可不是个佩雷尔曼那样的纯数学家。

他是要做项目的。

而项目的背后,则蕴藏着诸多无法完全解释的科学原理。

因此这个能力,即便只是有“一定概率”,也必然会在研究效率方面带来巨大的助益。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