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4章 她最懂他(2 / 2)

加入书签

所以,他不会买麻花给小宝的。

既然不会买麻花,那么为何说从天津带麻花回来?

所以——

“这么说,帆哥确实不是去天津。”李浩喃喃说道。

白若兰似是在思考什么,没有说话。

浩子明白,这是在默认这个结论。

“你方才说,他带了一罐茶叶。”白若兰问道,“是哪一罐?”

“就是那个柚红色罐子的。”李浩想了想说道,“我记得好像是碧螺春。”

“他是一上来就选了碧螺春吗?”白若兰又问。

“不是。”李浩仔细回忆。

帆哥时常交代他,有时候一些细节上的事情,也许是一个普通的动作,都可能在特殊时刻有特殊的信号。

故而,当认出来帆哥身边有菊部宽夫跟随之后,李浩立刻意识到帆哥无法与他正常沟通,所以,他便特别留意帆哥说的话,做的事。

“帆哥一开始拿起书柜第三排左起第一罐茶叶,他看了一眼又放下了,又拿起左边第三罐茶叶,也放下了,最后选了那罐明前碧螺春。”

白若兰的脑海中仿若看电影一般,立刻呈现出丈夫办公室书柜的情景:

书柜第三排都是茶叶,左起第一罐是六安瓜片,左起第三罐是兰花茶。

她微微颦眉,这两罐茶叶蕴含了什么不可言之话?

白若兰首先排除了丈夫拿的那罐明前碧螺春,她了解程千帆,自己丈夫不会采取那种浅显且容易被人注意到的方式传话的。

这也正是丈夫为何特别提醒浩子来找她‘请教’,因为愈是复杂的暗语,便是只有最懂他的她才能读懂。

“茶叶与书籍是你帆哥旅途最爱。”白若兰说道,“你方才说千帆还带了两本书……”

“我记得,一本书是红楼梦。”李浩立刻说道。

“还有一本呢?”白若兰思忖问道。

“还有一本,书名我认不全。”李浩皱眉说道,神态中除了惭愧,还有一丝懊恼,帆哥早就一直督促他识字,但是,不晓得为何,他也很努力了,就是进步不大,反而是那些洋字码和数字他几乎是一遍就能记住。

“书的封面是什么样的?”白若兰问道。

丈夫办公桌书架上的书,她几乎是了如指掌。

当然,最重要的是,程千帆若果真是通过她来解读暗语,必然不会选择新添的书籍。

“封面。”李浩眼中一亮,封面图画他记得,“是一个人,手中攥着辫子。”

‘是《腌谈民初》’,白若兰立刻知道书名了。

这本书是她在一个书店偶然看到,觉得丈夫会喜欢,便买了送给程千帆的。

当时两人还未结婚,确切的说,千帆还未‘突然在某个时间段假装陌生’。

此书的作者名不见经传,却是对民国初期的一些不为人知的‘野史’颇为熟稔,其文指点江山,书生意气。

丈夫为何会选择拿这本书?try{ggauto;}catch(ex){}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