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884荀子升经(2 / 2)

加入书签

忽有洪氏子弟质问:“荀子还有伪礼论,难道礼也不考吗?”

魏良臣说:“《礼》是选治之经,与《荀子》不冲突。四书若有跟伪礼论冲突的地方,也不会再考经义题。”

又有洪氏子弟大喊:“荀子持性恶、伪礼二论,已是亵渎孔孟。《荀子》怎能升经?此滑天下之大稽也,朝中必有奸邪蛊惑圣君!”

魏良臣说:“《荀子》升经,是陛下提议的。”

全场死寂,目瞪口呆。

这种情况很正常,《孟子》以前是诸子书,在北宋升经也闹出大动静,甚至还成为党争的助燃剂。

王安石支持《孟子》升经,是“尊孟派”。

司马光反对《孟子》升经,是“疑孟派”。

司马光与二程交情极好,他们的学派属于近亲。可扯淡的是,二程又属于“尊孟派”,选择跟王安石站在一边。

至于眼前的洪氏士子,之所以现在反对《荀子》升经,是因为他们全部属于“贬荀派”!

北宋对荀子的态度非常复杂。

一些人视荀子为圣贤。

一些人把孟子、荀子并列。

一些人承认荀子的道统,但否定荀子的部分学说。

一些人彻底否定荀子。

王安石、司马光、二程、张载……都是倾向于否定荀子的。

黄庭坚是司马光的再传弟子,他对于荀子的敌视态度,比司马光更加激烈。认为荀子故意碰瓷孟子,属于没有道统传承的野路子。

而雷塘书院最兴盛的时候,正是因为有黄庭坚坐镇教学。

眼前这些洪氏子弟,皆为司马光的再再传弟子。

不要因为司马光做过的事情,就全盘否定他的学问。

历史上提拔岳飞,或跟岳飞交好的文官,有一大堆都是司马光的徒孙。

荀子之所以被批判,除了性恶论,还有伪礼论。

儒学主流相信礼出于性,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张载甚至说,礼可以不必出于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

荀子只承认天地是圣人制礼的效仿对象,“礼生于圣人之伪”,不可能有独立存在、脱离人事的天地之礼。

而这恰恰是朱铭要把《荀子》升经的动力。

《荀子·天论》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