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901三佛齐(1 / 2)

加入书签

大明的首个远洋船队,去年冬天出海,编制如下——

正使:程瑀。

副使:虞允文、胡铨。

总医官:严秀清。

海军主将:英宣。

陆军主将:朱孝忠。

5000料大型战舰1艘,2500、2000料中型战舰10艘,2000料以下小型战舰14艘。2500、3000料运输船25艘。

官吏60余人,船员5000余人,水兵6000余人,陆军步骑3000余人。

另有民间商船若干,跟随官方船队一起出海,甚至包括许多印度和阿拉伯商船。

(注:学界对于“料”的研究,有载重、容积、用料三种说法。本书之前使用了载重来说明,貌似这种说法已经过时,目前主流更倾向于容积。)

(这里采用100料=1立方丈船舱容积。1000料海船的排水量约为330吨。)

船队驶过马来半岛,一个广东海商说道:“程天使,前面就是巴林邦(旧港)的外港。前宋和大明的商贾,最多只能抵达巴林邦和詹卑(占碑)。巴林邦是三佛齐国的旧都,詹卑是三佛齐国的新都。”

三佛齐的旧都巨港,是被印度朱罗王朝摧毁的。

新首都詹卑,又被称为末罗瑜。

末罗瑜,也可以翻译为马来,这是马来族的称呼起源。

程瑀问道:“如果继续航行,三佛齐会杀人越货吗?”

“会!”广东海商非常肯定的回答。

程瑀又问身后的阿拉伯商人:“那你们到中国,是怎么穿过去的?”

阿拉伯商人回答:“不管是西来的商船,还是东去的商船,都必须进入三佛齐的港口,给他们缴纳一笔昂贵的入港税。船上的货物,必须卖给三佛齐商人。直到本地商人吃不完,剩余的货物才被允许通过。”

“所以我们塞尔柱海商,大部分抵达三佛齐就会交易。把运来的货物卖给当地商贾,再从当地商贾那里买来货物返航。每年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才可以路经三佛齐抵达中国。”

程瑀听明白了,这做的是垄断贸易,跟西辽一模一样。

在陆上丝绸之路,来自中国的商贾,只能把货运到西辽。同样的,来自中亚、西亚的商贾,也只能把货运到西辽。东西方交易,皆在西辽进行。

而海上丝绸之路,则被三佛齐给把控,只能在三佛齐交易。

瞭望手突然朝下面喊道:“我看到海岸了!”

英宣下令:“战舰组成战斗编队,商船和运输船减速慢行。”

在望远镜的视野当中,海岸线越来越近,忽有十多艘船从港口方向驶来。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