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7章 0922演武(2 / 2)

加入书签

??????55.??????

军营隔着市镇有一段距离,来自士兵的日常消费,把这些小镇搞得商业更加繁荣。

征兵和退伍制度也有所改革,分为内镇、外镇两种模式。

内镇,就是不怎么打仗的州府,每个县都有一定的征兵名额。

农家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如果某县凑不齐兵额,就从两丁以上的家庭强制征兵补足。

州县新兵送到府城操练,根据训练成绩,由总兵和都指挥使进行分配,送到全省的各种部队正式入伍——以现有的交通条件,也只能做到省内调配。

内镇部队的士兵,基础服役期为五年。

过了年限,不能升迁,那就必须强制退伍。

这一套制度,导致军费增涨不少。

而外镇,则是边疆地区。

根据当地的人口数量,基础服役时间,从八年到十五年不等,并且允许招募少数民族。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导致边军数量不足,就火速调派内镇兵去补充。

而且,边疆地区的老百姓,必须全部编为保甲,平时也要搞民兵训练。来不及从内镇调兵的时候,直接抽调本地保甲民兵入伍。

至于两京的十万中央军,兵源从全国各省补充,基础服役期依旧是五年!

这是害怕重蹈北宋覆辙,禁军全是京城本地人。结果是大搞裙带关系,军官多为不学无术的勋贵子弟,士兵瞎混到五六十岁还不退役,而且互相遮掩层层克扣军饷。

大明的中央军,如果军官升到一定级别,就会调到地方部队去历练。

而边军的中层军官,表现优异者会调入中央军,干几年镀金之后再调回原部队。

还是那句话,军费由此大涨!

如果百年之后财政不足,未来的君臣肯定会废除现有制度。

但只要不废除,大明军队就能保持活力。

并且退伍之后的老兵,全是潜在的优质兵源。

一个战争动员令,只要后勤跟得上,分分钟暴兵几十万,不用操练就能直接上战场。

“哐哐哐!”

一千五百羽林军踩着整齐步伐而来,大部分属于重甲步兵,少部分属于重甲骑兵。

古三上前行礼:“羽林军参见,请陛下检阅。”

朱铭斜指宝剑,羽林军列队走过,在校场一处整齐站立。

十万禁军,当然不可能全都拉来。

今天只动用了三万人。

仅羽林军亮相,就已经震慑到那些小国。

尤其是南洋、南亚、东南亚小国,他们很多地方天气炎热,甲胄相对也就比较简陋,浑身被甲衣包住会热死人的。

眼前这些羽林军的铠甲,就让他们惊惧不已。

步兵全身都罩在

重甲当中,只露出眼睛和嘴巴。还携带着长枪、骨朵和弓箭,远近武器都有,而且还有破甲钝器。

骑兵则是人马皆批重甲,仅亮相二百骑就威慑力十足。这么一点重骑兵,再带上些普通部队,就已经足够扫灭小邦了。

塞尔柱宰相穆勒克,此时还能保持镇定。

因为塞尔柱也有重骑兵,那是直属于苏丹的近卫军,配备有长矛、刀剑、铁锤和十字弓。

很快,火器来了!

神策、神武、神骁、神机、龙骧、虎翼、鹰扬、豹韬,这八支禁军皆为复合军种部队。

并不是神机军全是火器兵,也不是豹韬军全是弓箭手。

车兵、炮手、火铳兵、长枪兵、弓弩手、掷弹兵、骁骑兵、轻骑兵……每支部队都有这些兵种配备。

他们可以各军单独作战,也可以各军配合作战。

遇到特殊情况,还能抽调兵种组合在一起。比如去了漠北,骁骑兵和轻骑兵就能抽出来,各军骑兵组成纯骑兵队伍奔袭。

相比跟金国决战时,兵种又有所改变。

刀盾手直接取消了,火铳、火炮和骑兵有所增加。

也就是防御力稍减,增强远程火力和高机动性兵种。

穆勒克身为宰相,他是懂打仗的,而且属于塞尔柱宿将。历史上跟耶律大石决战,他就被任命为统兵副帅。

刚开始,穆勒克没怎么看明白。

直至各军开始演练!

却见各军陆续退开,神武、神策两军开始行军。

另外六军的骑兵被单独抽出,模仿草原骑兵突袭而来。

军号声此起彼伏,神武、神策两军迅速结成车阵。

没有箭簇的箭矢,被骑兵远远射来,防守方只是用长枪抵御,然后骑兵攻不进车阵就撤退了。

穆勒克一头雾水,没怎么看明白。

却见攻方骑兵都远远离开,防守方才敢展现自己的真正实力。

有后勤人员竖起大量草人做靶子,最远的草人竟然在两里外。

“轰轰轰!”

大口径野战炮先开火,接着是火枪射击,接着是火炮近程霰弹,继而又是弓弩齐射。弓弩射出第三箭时,之前发射的火枪又射出第二弹,然后掷弹兵扔出轰天雷炸个不停。

前方树立的草人,要么直接倒下,要么遍布弹孔和箭矢。

诸国使者,一片死寂。

大明官员,则是阵阵欢呼。

穆勒克张大了嘴巴,他联想自己是攻方统率,带着骑兵跑来冲击车阵。

此刻估计已经溃了。

“杀!”

车阵当中的骁骑和轻骑,突然从各处通道冲出,他们要去追杀溃逃之敌。

很快,还立着的草人,全部被骑兵给砍倒。

穆勒克开始怀疑人生:这种军阵该怎么打?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