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九十六章 牧羊天地间念念(1 / 2)

加入书签

紫竹林前李修元放弃了立地成佛,从那一刻开始,他便不再修佛。

或者说,从那时起,他改变了心意,不再去寻思用众生意去修佛。

他在不知不觉中修自己,修第三面佛,未来佛。

虽然眼前的他已经不再去想着那佛,或者说,不知不觉中,他就是那佛。

飞升路断,破境机缘渺茫无边。

老道士让自己的弟子去悟天道,他也不知道要在这里花费多少时光,于是他干脆忘记了时光的流逝。

恍若一日之间再回大唐,将自己变成了碎叶城的牧羊人,将自己放牧于天地之间。

天苍苍,野茫茫。

他的眼里看不到天,只看到身边的羊儿。

随着羊羔出生的那一刹那感到欢喜,又会因为自己的大意,羊儿被草原上的野狼拖走而伤心。

春天的时候,草原上青草萋萋,羊儿们在撒野。

秋天的时候,他要开始准备足够草料和食物让羊群熬过漫漫寒冬。

春夏秋冬,随着羊群在茫茫的草原上移动,只是等到秋风瑟瑟才赶着羊群往回走,往蓝田镇而去。

天地间的变化再不能影响他的心情。

只有春天阳光落在羊群的身上,羊儿们发出阵阵欢呼,才会让他那沧桑的脸上,偶尔露出一抹笑意。

春天的阳光像是满天的佛光,让草原恢复了生机,让羊儿们沐浴着满天金光。

感受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生机。

夏天的暴雨像是老天这一刻不开心,天空裂开了一道伤痕,于是暴雨倾盆,惊得羊儿们四处乱跑。

急得牧羊人在暴雨中奔走,呼唤。

一边驱逐野狼,一边让羊儿回到他的身边。

秋天的天空白云朵朵,像在千万尊佛坐在天空中闭目诵经,将万物的信仰和来年的生机,悄悄地落在羊儿的身体里。

直到最后一道秋意被风霜抹杀,天空的诸佛收起了法相。

换成了如金刚的冷漠,又是地狱恶鬼们的面孔。

而这个时候,他已经将羊儿赶回了家,羊儿进了栏趴在羊圈的干草堆里,便再也看不到天。

自然也看不到天空中的金刚恶鬼,感受不到漫天的肃杀之气。

躺在客堂的躺椅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毯子,李修元默默地望着漫天的风雪,脸上有一些迷茫的神情。

不知过了多久,才憋出一句:“我去......忘了喂羊了。”

说完,掀开盖在身上的毯子,起身出了客堂往羊圈而去。

这个时候的他,忘记了什么是风花雪月,也没有想着写上一张符,更没有再斩落一片雪花。

甚至连佛经都忘了多久没有念过了。

如果说偶尔会念上几句佛经,那也是在母羊生小羊羔的时候。

时不时,不知不觉中会念叨几句佛经。

就跟蓝田镇上的牧民乞求老天保佑,小羊能顺产,母羊能平安一样。

只要羊儿有草吃,不再嗷嗷叫唤,他的心里就能平安喜乐。

就像,当年他在天山上苦练历年。

终于能用手中的竹剑斩落第一朵雪花那般快乐,眼下他的快乐便是羊儿的身上。

春去春来又来,他又带着羊儿离开了蓝田,去荒野上放牧。

躺在草草的草地上,嗅着淡淡的青草香,望着时而黯淡,时而幽亮的满天星光。

这样的星光他已经忘记在茫茫的草原上看了多久,从日落看到日出,日月星辰伴着他,也伴着他的羊儿。

他甚至有时候会有一种错觉。

那些诸佛就隐藏在这些羊群里,静静地看着他。

在跟他暗示,明示。

你既然拒绝了前往佛国,那在最后的一刻,我们将对你使出最强大的手段,阻止你从这天路离开。

晨风中。

抬头望天,天高云淡。

高远的天穹,朵朵白云如佛手拈花,漫天遍野都在泛着金光。

伸手向天,仿佛他离那拈花的佛手,只有一步之遥。

站在羊群里,牧羊人黑发乱舞,衣袍上的青草落下,如天山上的繁花绽放。

静静望着天空中的无数佛手,牧羊儿举起了手里的鞭儿挥向天空。

鞭子挥舞之下,将天空中的云朵驱散,这一瞬间他的心意与天意相通,天空要洒下漫天的金光。

他要将头上的云层拨开,看看天路的尽头究竟在何处?

于是挥手!

他挥手,有些阴霾的天空顿时变得明亮起来,就像高远的天空裂开了一条缝隙,或者说,在他的眼前突然多了一条天路。

只不过,天路自天穹落下。

却不是为他指引离开的归路,倒像是有流星自天边疾速而来。

就像,他挥动手中的鞭儿让天空为他让路,天边穿越了诸天星空的流星,来到他的面前。

只手摘星辰,一颗流星落在牧羊人的手里。

于是,他的手掌大放光明,无数道明亮的光线,从他身边往荒原四周弥漫而去。

让天地星空,日月星辰,在这一刻黯然失色。

羊群中的牧羊人这一瞬间,手握金光,如地藏手握金珠,震开了重重地狱。

也震开了无尽的天路。

抬头望天,牧羊人的脸上没有任何情绪。

低头抚摸着吃草的羊儿,牧羊上脸上有淡淡的怜悯,手里的金光蔓延,他要让羊儿们也感受到菩萨的金光。

被困在此方世界不知过去了多少年,牧羊人始终找不到离开的法门。

直到这一刻,便是手握星辰。

如同握住了这一方世界的天意,他依旧没有感悟到破境的契机。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