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2 百医堂里交错的身影端午节她随顾新梁一起下乡随诊(2 / 2)

加入书签

大厅内,装饰既现代又不失庄重,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医学的深邃与科技的光芒。

他们脚下的大理石地面,如同流淌着斑斓光彩的河流,每一步都似乎在与这座医学殿堂的古老历史悄然对话。

四周的墙壁,高科技的显示屏与古朴典雅的医学图案相映成趣,共同构建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试图将人带入了一个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医学世界。

当他们踏入名人馆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瞬间让他们的心灵为之一震。

馆内,光线宛如被精心编织的绸缎,柔和而细腻,洒在每一寸空间。

墙上,一幅幅名医的照片如同历史的长卷,静静地展开,记录着那些曾救死扶伤、名垂青史的辉煌瞬间。

苏晨锦怀着深深的敬畏,缓缓走近那些照片。

她的目光在照片间轻盈地穿梭,似乎在寻找着那一份与心灵的契合。

突然,她的脚步像被某种力量牵引一般,停了下来。

她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上——那是顾新梁的照片。

照片中的顾新梁,身着整洁的白大褂,面带微笑,那笑容中透露着一种从容和自信。

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似乎能穿越时光,与每一个注视他的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那双眼睛,好似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传奇的故事,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苏晨锦凝视着照片,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

她似乎能感受到顾新梁那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那种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敬畏,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心弦。

在这一刻,她仿佛与这位名医的灵魂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

苏晨锦缓缓抬起眼眸,视线落在身旁站立的顾新梁身上。

两人的目光在无形的空气中交错,有股难以名状的引力在悄然牵引。

这一刻,他们似乎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彼此的心跳声,那种默契与亲近的感觉在心头荡漾,化作一股暖流,温暖了他们的心房。

“真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你的照片。”苏晨锦轻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顾新梁轻轻一笑,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就像是星辰般璀璨。

“是啊,这里记录着我们的前辈们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同时也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期望与鞭策。”

两人并肩而立,目光凝视着那张照片,心中涌起一股庄严而神圣的感觉。

他们似乎能够感受到那些前辈们所经历的艰辛与付出,以及他们为了理想和信念所付出的努力。

“顾主任,您真的是我的榜样。”

苏晨锦由衷地赞叹道,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敬意和钦佩。

顾新梁转头看向她,低声说着自己的认识,他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楷模,只要你愿意去努力、去拼搏。”

顾新梁微微侧过头,眼神中流淌着柔和的光泽,轻轻落在那位他寄予厚望的学生身上。

他的内心充满了满足与骄傲,似乎看着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医学的广阔天空中熠熠生辉。

顾新梁深吸一口气,那清新的空气似乎带着某种力量,让他的声音更加坚定而深沉:“小锦同学,你,是我心中最耀眼的学子。我所期望的,并非你成为医学界一时的璀璨流星,而是希望你能够在医学的道路上,如勇士般无畏前行,敢于挑战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医学高峰,为人类的健康与福祉,贡献出你那一份不可或缺的力量。”

苏晨锦听着老师的话语,心中涌起一股澎湃的激情。

她知道,这是顾新梁对她的深深期望,也是她内心深处一直坚守的信念。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在江大的岁月里,我从未将名声与荣耀视为终极目标。但我始终坚守初心,努力成为一名能够真正为患者带来希望的医生,用我所学,为他们的健康护航。”

两人的对话在微风中轻轻飘散,如同校园中那淡淡的花香,为这宁静的时光增添了一抹温馨而动人的色彩。

开馆仪式前数小时,百医堂内人影攒动,宛如一幅流动的古画。

阳光温柔地穿过雕花的窗棂,洒在精致的木质地板上,形成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像是大自然赐予这古老医堂的神秘祝福。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这香气清新而宜人,似乎能够穿透人的心扉,让人忘却尘世的烦忧,沉醉在这片宁静与和谐之中。

堂内的医师们忙碌而有序,他们的身影在诊室间穿梭,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专注与敬业,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对医术的热爱和对病人的关怀。

有的医师正端坐在诊台前,为病人把脉,他们的眉头时而紧锁,似乎在思考着病情的深浅;时而舒展,似乎找到了治疗的良方。

他们的手指在病人的脉搏上轻轻滑过,在短短的瞬间探查生命的体征,找到生病的根源。

有的医师则站在药柜前,灵巧地调配着药材。

他们的手指在药柜间翻飞,各种药材在他们的手中化作了一剂剂治病救人的良药,这是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术的精湛的最好诠释。

病人们各自倚坐或安卧,脸上的表情如同调色盘上的各色颜料,各自呈现着不同的情绪。

有的眉头紧锁,面露忧色,似乎是因为那沉重的病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每一个细微的呼吸都充满了对未知的担忧和恐惧;有的则嘴角微扬,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面对着医师的几句宽慰话语,知道对诊下药后,对治疗会有明显的进展,他们心情渐渐开朗,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欣喜。

百医堂内空气中弥漫着药材特有的浓郁气息,时而夹杂着研磨药材时发出的沙沙声响,如同轻柔的乐章在耳边低吟。

病人们的交谈声此起彼伏,有的低沉而忧郁,有的轻快而愉悦,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与医师们沉稳而专业的话语相互呼应,

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在百医堂内上演着。

熙攘的人群中,苏晨锦与顾新梁,如同两条原本平行的轨迹,在命运的轮盘下,悄然分离,却又即将交汇。

苏晨锦步履轻快地朝左行去,每一步都透出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与决心,似乎每一步都踩在了自己设定的节奏之上。

而顾新梁,则选择了向右的道路。

他的步伐稳健有力,但眉宇间却隐隐透出一丝不易为人察觉的忧色,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问题。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些玩笑。两人似乎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最终在开馆仪式的台前不期而遇。

四目相对,空气中仿若有一种微妙的电流在涌动,带着些许的紧张与期待。

顾新梁下意识地移开视线,试图避开那炽热的目光,但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苏晨锦嘴角轻扬,带着一丝得意的微笑,缓步走近顾新梁。

她的声音温柔而有力,她说道:“顾主任,学生代表的演讲稿我已经准备好了。”

她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全校师生关注下hold全场的镇定

顾新梁转过头来,看着苏晨锦那自信满满的脸庞,心中的赞赏似乎增添了不少。

他点了点头,赞许道:“很好,文字部分确实写得很出色。”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演讲完后,我会安排学生们上台给专家们送花。到时候你站在旁边一起合影。”

苏晨锦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是顾新梁对她的信任与肯定。

她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没问题,我会做好的。”

她似乎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就像是一个蓄势待发小豹子,苏晨锦将自己的冲击力隐藏了起来,恢复了温和的气质和甜美的微笑。

她与顾新梁相视而笑,那一刻,周围的喧嚣似乎都消失了,只剩下他们两人之间的默契与和谐。

第二日恰逢端午佳节,阳光洒落,宛如金色丝线,轻抚着每一寸土地。

微风习习,吹拂起一阵阵清新的气息,空气中似乎夹杂着淡淡的艾草香,为这节日增添了几分古朴与祥和。

苏晨锦跟随在顾新梁身旁,两人一同踏上了下乡随诊的旅程。

顾新梁深知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条件相对落后。

因此,每逢节假日,他总会自发组织下乡随诊活动,希望以自己的医术和爱心,为那些生活在乡村的乡亲们带去健康和温暖。

这次,他特地邀请了苏晨锦一同前往。

他知道,苏晨锦不仅细心周到,更有着一颗热情洋溢的心,她的加入定能为这次活动增添不少亮色。

他们乘坐着乡村巴士,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

沿途的风景如诗如画,青山绿水间,点缀着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好一派田园风光。

到达目的地后,他们立刻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

顾新梁忙着为乡亲们诊断病情,开具药方,而她则在一旁协助他,记录病情,准备药品。

她发现,这里的乡亲们虽然生活简朴,但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淳朴而真挚的笑容。

他们对医生的到来充满了感激和期待,似乎看到了健康的希望。

不经意间,苏晨锦的目光落在了顾新梁的拇指上。

那里,赫然有一道细微的伤痕。那伤痕虽小,却透着一股异样的锋利感,似乎是被某种坚硬的物体所抓伤。

她仔细端详,那伤痕的形状竟像是尖锐的指甲留下的痕迹,让人不禁心生疑虑。

然而,顾新梁似乎并未察觉到这微小的伤痕,他依旧忙碌着,为乡亲们带去健康的希望。

趁着顾新梁稍有空闲的时刻,苏晨锦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她轻启朱唇,声音柔和却带着几分探寻:“顾主任,我注意到您手上那道伤痕,有些好奇,不知能否问问是怎么来的?”

顾新梁听得此言,眉宇间掠过一抹异色,随即目光低垂,落在自己那略显斑驳的拇指上。

那伤痕虽已愈合,却仍留下一道触目惊心的痕迹,似乎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

他的脸色在瞬间变得凝重起来,眸光深处似乎隐藏着一片深不见底的冰冷与沉寂。

苏晨锦察觉到他情绪的变化,心中不禁一紧,暗自思忖着是否触及了什么禁忌。

但她并未因此退缩,而是选择静静地等待,用那双充满关切的眼眸注视着顾新梁,等待着他的回应。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