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1章 人生赢家(1 / 2)

加入书签

“什么行不行的,我就是认识的人多了一点,正好一个个老乡全部都出国了。”叶耀海若无其事的随意道。

叶耀东看他装模作样的表情也不多问了。

蛇头可不是好相与的。

蛇头是相对于“人蛇”这个词而言的。“人蛇”,专指偷渡国外的人。

它们不敢走正常渠道,不敢走马路,不敢与人打照面,只敢沿着崎岖山道,或者借着漆黑的夜幕,或者卷曲在轮船的货舱里,故而称之为人蛇。

蛇头,就是这些人的带路人,一般是那些把偷渡的人带出国境,从中赚钱的人。这些人一般不直接买卖人口,只是收取偷渡费而已。

不过也有些大蛇头,也做贩卖人口的勾当。都会以出国、办理护照、办理他国身份的借口进行诈骗行为,并不把人偷渡到目的地,甚至有的会在半路谋财害命。

这个比走私犯厉害多了。

走私贩只是针对货物,蛇头对接的可是人。

就是不知道,他在他们团队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难怪码头收货的那些人对他讳莫如深,忌惮的很,任他来回晃荡,搞破坏都无可奈何。

而他跑到这边码头来蹲守着收货,大概也是角色扮演,主业估计是在这里接头安排偷渡,副业收获拿来打掩护?

叶耀东也搞不懂了,但是偷渡肯定不是直接从这个码头出去。

他在心里感叹了一下:哎呀,竟然是蛇头,搞偷渡的,害他之前一直猜是干嘛的,还以为跟林集上一样是走私的。

原来是更高一级,别人是弄货进来,他们是偷渡人出去。

真的太厉害了,早就知道本省偷渡成风是名声在外的,甚至已经在当地形成了众多的产业链,今天还真的给他遇到蛇头这类人。

所以就间接造成了普通福建人申请外国签证时,常常会被特别关注,拒签率也比较高。

而被拒签后,不甘心的人往往又只能选择走线,所以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不过笑梗不笑人啊,福建人选择偷渡多多少少也透露了一种无奈的心酸。

因为地理位置不太好的缘故,福建向来都穷山恶水居多,自然资源有限。

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当地发展机会很少,所以就逼得福建人不得不出洋过海讨生活。要知道偷渡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不是很多人口中说的像旅游一样轻松。

想到这里,他突然心里咯噔了一下,阿光跟他们走了,该不会直接被卖了,回不来了吧?

“卧槽……”

“嗯?”

叶耀东刚想破口大骂,见他疑惑的看过来,立即收住了。

想岔了,即使大蛇头买卖人口也不会这么明目张胆,只会偷偷摸摸进行,这青天白日的,又是当着大家伙的面,阿光跟着他的人走了,肯定也是得平安带回来,倒是不用想的那么多。

而且,这个叶耀海看着也不像大蛇头。

“哦没事没事,就是感慨一下我家怎么没有亲戚是华侨,这要是衣锦还乡回来,那我不是直接就鸡犬升天了吗?”

说着他还懊悔的拍了一下大腿,“哎,我爷爷怎么就逃荒去那穷乡僻壤的海边,跟他们一起出国多好,那我不也成华侨了吗?”

他一脸故作惋惜的神情,看的大家乐呵了一下。

“你爷爷要是也出国打工,那大概没有你了。”

“那也不一定,指不定我长得比现在还帅,还是出了名的二代,迷倒各国大洋马,留下无数星星火种,未来称霸外国。”

欧洲有一个国家,有一个地方的外国人可是号称是龙的传人,专过中国节日,举办格外的隆重,比国内还有节日气氛。

那可是几百年前的老祖宗来欧洲留下的人种!

叶耀海满脸看傻子一样的表情看着他,听都只能听个半懂,“你还是捕你的鱼吧,指不定还能靠捕鱼踏遍各国。”

“你好没幽默感。”

“来来来,酒来了,没有下酒菜,随便花生瓜子配一配吧。”

“老哥,那些华侨都回来投资了什么?专门建设家乡吗?”

“对啊,有的出去大几十年的都有,正好这几年国门大开,欢迎华侨回来建设家乡,很多人就想回来瞧一瞧,顺便也给家乡贡献一份力。就我知道的,修宗祠,修路搭桥,办厂,盖医院盖学校都有,就看各个地方政府的帮扶政策了。”

“真好。”

“也别说没你亲戚,里面也有你的亲戚的,我爹说你爷爷当时是全家砸锅卖铁的供他前头的兄弟先出国了,然后小的先留在家里等几年,谁知道遇上饥荒,就各自讨生活去了。这次回来的也有你爷爷兄弟的后代,当时开宗祭祖的时候,他就说邀请你们家过来。”

叶耀东听得迷糊,也无感,面都没见过的亲戚能有多少情分?

说到底只是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

他只随意的点点头,然后又转移话题,“市里面有卖袋装的冰水吧?”

叶耀海被他跳脱的思维给问懵了,“什么袋装的冰水?”

叶耀东听着远处在那里叫卖着冰棍的,就朝那边喊了一声买冰棍,对方就屁颠屁颠的赶紧骑着车过来。

他问了一句有没有袋装冰水,对方立即应有,并且问他要什么口味的,打开后座上面的木箱子给他拿。

一次性买了10个,有不同口味的,也有相同口味的凑齐,五颜六色摆了满桌子。

“大家一人一个,大热天的消消暑气。”

叶耀海随便拿起一个橙色的,“这玩意儿不是早俩月就有了吗?啥口味的都有,而且甜甜的,有的是酸酸甜甜,挺受那些小孩子喜欢的。”

“我想要的就是这种袋装水的封口机器,所以得拜托你帮忙打听一下,光凭我描述,你可能想象不到,拿着这个袋装水给你看,你就知道了。”

“那确实,你刚刚说什么封口液体的机器,形容了半天我都没想到这一茬,你拿这个给我看,我就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了,那些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晚点我问一下,看看有没有人有在国外见过,知道的。”

“那就拜托了。他们不是投资建这个建那个吗?怎么会这么快就走,不说才刚回来?”

“不确定,因为他们有的要带亲戚邻居一块出国的,华侨们都很重视家乡人,很注重亲友关系,也对邻里亲戚关系很看重。大家看他们风光回来也想着让他们带出去,很多华侨都很乐意提携家乡人,帮忙拉一把。”

“哦,那办不下签证,还是得拜妈祖,夜里码头见?”

叶耀海紧抿着唇,然后也笑了一下,“差不多,走不了正常途径,那就走非法途径。听说国外的大环境还是比国内好的,出去打工确实比国内强,在国内活不好找。”

“近几年国门大开后,华侨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出去的人应该更多了吧?”

“差不多。”

“可惜了。”

“可惜什么?”

“可惜我们滞后了几十年,不过以后我们也照样赶超各国,时代在发展,我们国家迟早也会给世界一点震撼。”

叶耀海笑笑没有说什么。

叶耀东又道:“给我说说宗祠祭祖的事呗?还有我爷爷那一辈的还有啥亲戚,老家什么样,什么个情况?”

“行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事情有了拜托的人后,叶耀东也不用到处跑着去找有没有那种机器,也就心安理得的坐在码头边等阿光,边跟叶耀海这人聊聊老家的情况。

虽然这人不见得是好人,但是起码现在看来对他们也没有恶意,而且他们闽省人最注重宗族了,说起来也是本家人。

叶耀东就坐在码头上消磨了一下午,连晚饭都是蹭他们的。

一整天下来,还真的看他们都坐在那里乘凉打蚊子,闲的很,别人家都在那里忙忙碌碌的不停的收货抬货运走。

他看了也是满脸好奇,“你们这些货都运哪里去?”

“有的送到一些厂里,鱼罐头厂,食品厂,个头一些偏大的鲨鱼等都是有专门收货的人拿去分解各个部位,然后制作相关的产品,还有其他的一些鱼贩子瓜分一下。数量多的也会送到水产批发市场,也有人会拉一车送到乡镇去售卖一天,都有,反正新鲜的也不愁没人要,现在人看到什么都想买。”

他懂,缺衣少吃了那么多年,现在是天然的饥饿营销,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

“要是有冷链技术就好了,拉一车冰鲜的鱼送到全国各地,鱼获需求量能更大,价格能更高。”

“什么叫冷链技术?”

“就是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和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保持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保证东西的新鲜。要是现在能有这技术,咱们这海鲜哪里还能只在近的范围内买卖,都能拉到全国内陆地区去,内陆地区的人们也能吃到新鲜的,这需求量不是大大增加吗?”

叶耀海新奇的看着他,“还能有这样的技术?”

“我就说说,就是希望能有,以后应该能有吧?反正现在一天天的都在变化,日新月异。”

“兄弟还是有点货的,跟你聊一下天,感觉眼界都宽了,脑子里东西都多了。”

“要长脑子了。”

“哈哈哈……”

“阿光他们怎么还没回来,天都要黑了。”

旁边的货一车一车的拉走,有的人都在打水冲洗地面,准备关门回家了。

“没那么快的,等着吧,中午才去,来回天都要黑,更何况他还要打听。”

“那你们都先回家,我在这里等着。”

“其他人让他们先回去了,我也在这里坐着聊天吧,反正也是闲的。”

叶耀东继续跟着他闲聊起来,大半天过去,口袋里的烟两包烟都快抽没了。

两人一直等着,等到天都黑透了,他都不停的看手表,直到8点了,他才听到拖拉机的声响由远而近的过来。

他立即站起来,“回来了?”

叶耀海掐灭手上的烟头,也跟着站起来,“应该是。”

确实是,拖拉机有远而近的直接朝他们开来,然后在他们跟前停了下来,阿光立即就跳下了车。

“我还以为你要被做成人肉包子了,还没回来。”

“有点远,去的时候,路上也走走停停的问路,耽搁了一些时间,好在也找到了,就是麻烦叶老哥了,陪了我大半天。”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开拖拉机中年男人道。

阿光从口袋里掏了两包乘风出来塞给他,也塞了两包给叶耀海,“今天有点晚了,明天中午请大家吃饭,谢谢了,不然我可能天黑都找不着地方。”

他们也不推辞,笑呵呵的把烟收下塞口袋。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