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训弟(1 / 2)

加入书签

先锋营与护军营将士的供给,就不是内务府负责了,而是兵部与户部。

这也是高衍中提醒九阿哥带印鉴的原因。

那边支出都要记档,不是九阿哥一句吩咐就能行的。

侍卫们与其他随扈人员的供给,则是内务府这里负责。

九阿哥道:“粮食跟黄豆还罢了,去年猪肉是怎么解决的?”

大量的粮食与黄豆供给,这是要惊动地方官府,是从官仓里调用。

其他的,就要自己预备了。

不说随扈的王公大臣,只说侍卫,每日供给猪肉一斤,若是有回回侍卫,就换成牛肉一斤。

只这一部分,每日供应就是数百斤的猪肉。

高衍中道:“行文沿途行宫与驿站,提前采买。”

有章程就好。

九阿哥就不着急了。

如今还不知道出行人数,不必急着行文,先梳理清楚。

内务府从京城这里预备的,除了饮食供给,还有各种御用器物,以及备着赏赐来朝官员与地方耆老的赏赐。

圣驾出巡,沿途在职的与致仕的官员,都要请旨朝见,或是得了恩典,奉旨来朝。

在职的官员还罢,多是陛见述职;致仕的官员与地方耆老,御前通常会给下赏赐。

高衍中拿了去年的卷宗与纸笔,一项一项列出来。

十二阿哥在旁听着,也不插嘴。

门口有了动静,是十三阿哥来了。

九阿哥抬头见了,道:“你来的刚好,正要确定这次随扈侍卫与将士人数呢,你有准确消息没有?”

十三阿哥点头,想了想,道:“比去年冬天人多了,侍卫增加了一百二十人,到了二百七十人,上三旗先锋营跟护军营将士增加了二百人,为八百六十四人。”

九阿哥咋舌道:“这加起来扈从一千多了,这还是轻车简从?”

十三阿哥道:“因要去江南,多了汗阿玛仪仗,不过后增加这部分人,并不随圣驾出京,而是分在御舟那边,过了德州再汇合……”

九阿哥道:“那就是这牵扯的,还多了个銮仪卫衙门……”

九阿哥负责的是圣驾出巡的后勤供给,自然也包括随行将士。

他要安排的人手,就不限于内务府。

不过他也不怵。

如何供给都有先例。

他就写了条子,盖了私章,一个给兵部,一个给户部,都是给值堂的主官,吩咐给他们就这次圣驾出巡,指派一郎官专门负责相关事宜。

至于后续,有专门负责的人了,操心的就不是他了。

等着旁人上门找他就行了。

至于内务府这里的调派,则是交给了临时被传到宫里的张保住。

高衍中这里,负责盯着各处人手,做个总揽。

十三阿哥看着九阿哥痛快地将差事都分了下去,跟十二阿哥道:“九哥知人善用。”

十二阿哥点头道:“九哥也会看人。”

九哥执掌内务府四年,想要凑上前的大有人在。

九哥都是一视同仁,并无培养党羽的意思。

从头到尾,提挈过的只有高衍中与张保住两个。

这两人也没有辜负九哥的提挈,当差勤勉用心。

九阿哥安排好一切,伸了个懒腰。

看着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在旁悠哉自在的,他就对十二阿哥道:“你闲着也是闲着,这几日没事儿就过来给爷作伴儿。”

十二阿哥有些意外道:“九哥这不都安排妥当了么?”

九阿哥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摆摆手打发高衍中跟张保住下去,才对十二阿哥道:“这背了差事,不能显得太闲,那样十分功劳,在外头眼中也成了五分,这人得忙起来!”

十二阿哥:“……”

十三阿哥:“……”

“就算不忙,也不能叫人看见……”

九阿哥接着说道:“要不然下回给你加担子,完不成怎么办?得给自己留个余地!”

十二阿哥:“……”

十三阿哥踌躇道:“汗阿玛面前,还用如此么?”

九阿哥正好坐乏了,就站起身来,背着手,居高临下看着十三阿哥,道:“到底是年轻,不晓得轻重,公私不分是大忌!这私下里,父子是父子,兄弟是兄弟,可到了有差事的时候,需谨记公私分明、各司其职!”

十三阿哥坐不住了,起身垂手听了。

九阿哥接着说道:“要是想着自己是皇子阿哥,差事糊弄应付着,那也没有下一回了,汗阿玛不缺人使,也不缺儿子使……”

十三阿哥脸上也带了认真。

哥哥们每次有了差事,都比寻常官员还要努力负责,不单单是脸面的问题,也是知晓这一点。

他们并不是不可替代。

九阿哥看了十二阿哥一眼。

这个弟弟……

不怪十二阿哥低调消沉,不被皇父看重,要是上蹿下跳的,估计就要从不被看重转为生厌了。

还不如现下这样,指婚不吃亏,封爵不吃亏。

至于十三阿哥,九阿哥看着他道:“爷晓得这两年奉承你的人多,不过你可要分清楚哪些是好心,哪些是恶意,别被人给捧杀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