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2章 922 元凰五年下2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

心性,还是要细细打磨锤炼才行。沈棠思忖片刻,提笔划掉几个人名,又添上几个看得顺眼的。

时不时还能听到几句对话。

顾池一看,哦,有仇的。

褚曜这些人考虑都很周全。

还是那一句话——

选择最能干活的!

若是因为朝中有一个人当着官,便绝了其他族人亲戚上进的门路,这就是结仇。

从今日会议来看,最冷清的部门就是与王室相关的光禄寺、宗正寺、太仆寺……进去了升迁无望。能去热门部门,谁想去冷门的?若是能当个侍郎,谁想当员外郎?

更别说工部尚书空着,右仆射也空着。

“倒也不用避嫌到这一步。”

粗略看了一遍,发现并无出身的限制。

作为国主,沈棠此次放权堪比泄洪,允许三省主事和各部尚书自己挑选班底,这就是明晃晃告诉他们可以挑几个“自己人”。

不管之前闹得多僵硬,只要王室世家利益趋于一致,即便此前势同水火,以后也能如胶似漆。再者,康国建立,组建朝堂,稳定地方,仅凭沈棠原先的人手根本不够。

“国库发得出这么多俸禄?”

此时,有亲卫端上来一杯热茶。

“主公允许吾等提拔副手属吏,吾等也要感恩戴德。”顾池一语揭穿了沈棠把戏,眼前年轻国主毫无怒色,反而递给自己一杯飘着果香的渴水,他接过,笑道,“让他们自己去抢吧,御史台就不凑这热闹了。”

盯着它们落到实处。

如今世家变得乖顺,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将希望寄托下一代。扼杀人家的希望,不怪人家跟你拼命!沈棠对此自然要慎重。

顾池只得搔了搔鼻子。

哪还有刚才虚弱疲乏的模样?

被留下的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交错之间满是火药味,一边虚伪地恭贺彼此,一边暗暗较劲儿。为什么较劲儿?自然是为抢人啊!现在不可劲儿抢人,回头管个空衙门?

他们要抢人,被抢的目标群体也心思活泛起来。试问,谁不想进入心仪的机构?

沈棠道:“两家各挑一个人担任工部侍郎,谁表现更优秀,谁就有可能升职。”

直到营帐内的几块小黑板写满了名字。

哪个官吏能靠着俸禄养活一大家子和一群奴仆啊?要么贪污受贿,要么借用官场人脉或者职位之便,让府上家生子去经商谋利,完美地绕过官吏禁止经商的制度。

说罢,匆匆离开。

任何东西的腐烂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沈棠窝在主帐歇了一会儿。

她以为这俩的举荐名单要拖到晚上或者明天,结果说曹操,曹操到,没一会儿便有军士将两份名单送来。出奇一致,全部都是寒门出身。两份名单还有重合的人名……

“员额都没满碍…”

最终名单,她跟褚曜四人再三核实。

沈棠笑道:“商贾入仕,禁止经商的就不是直系三代而是三族……你看如何?”

祈善等人的行动力很强。

顾池点点头:“嗯。”

例如官吏的任用限制。

这怎么算?

沈棠摇了摇头:“思来想去还是不限制了,商贾出身也能入仕,只是入仕之后要遵守官吏限制,停止经营。不管是转让还是停止经营,而且——这种情况限制会大点。”

例如赵奉父女、云策师兄弟、褚曜师徒、荀贞父子……总不能将他们都拆了吧?

顾池:“……”

不仅当官的族人会被咒骂憎恶,连沈棠这个国主都会被他们掀翻。例如甲乙两个家族有仇,甲家族有个子嗣有才华,乙家族为了断绝甲家族后路,收买甲家族纨绔,给谋小官,让人占着茅坑不拉屎,彻底杜绝甲家族入朝的希望。这合理吗?一点不合理。

沈棠目前居住在主营,而国都就定在主营不远处。此前给沈棠投简历被采用的人就住在都城附近的县镇。白日的消息一传回去,各家人心骚动。没有出身背景的只能坐在家里干着急,等着命令下达,有门路的开始到处走动。这一夜,多少人家彻夜未眠。

众人熟知沈棠的脾性,宁缺毋滥。

沈棠能做的就是抓紧各个细节。

再者说,沈棠帐下也有不少亲戚组合。

能扛得住两国王室高压还坚持为官初心,绝对是御史台的好苗子!若是能捡几个跟崔善孝一般特殊的监察御史,牢牢管控地方机构,哪用愁政治不清明,社会不和谐?

除了少数几个,其他都是孤家寡人。

沈棠调侃道:“看样子,这俩昨夜府上最忙了。康家和宁家,姻亲也有不少。”

沈棠摇了摇头:“其实也不算完美。”

沈棠道:“这倒也是。”

褚曜眸色温柔地望着她。

假如本身出身商贾,一朝有了官身,财权勾结,后患无穷。要知道明面上,官吏及其直系亲属都不能从事行业活动,哪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位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面上人家还是守着规矩的。

屁股刚坐热,顾池便过来了。

沈棠小酌两口,眉眼间带着肉眼可见的疲倦,顾池出面给她递了台阶,她顺势以精神不济为借口结束这个会议,起身离去前又撂下一句:“三省主事,各部尚书,你们回去后,各写一份举荐名单给我,推荐你们觉得合适的副手属吏,明儿这时候给我。”

沈棠看了一眼顾池,福至心灵:“你一来,我又突然想起来一条——御史台监察御史要避开祖籍或者曾经的任职地点……”

全是门户比较小的世家子,才能品行都算不错,还有满腔热血。这些人能经历顾池和栾信等人的重重筛查,勉强可信。

第二日午后,沈棠陆续收到举荐名单。

沈棠猫着腰身,在乱糟糟的书简堆里面翻了翻,从角落抽出一卷极厚的书简,打开看了两眼。顾池对这卷很眼熟,上面写着各个世家的关系,谁家跟谁家关系亲近,谁家跟谁家有宿仇。沈棠闲聊道:“其实他们想的也没错,扇了人家这么多巴掌,又是打又是杀的,也该给两颗甜枣。不过工部尚书地位特殊,也不是轻易就能许出去的……”

前脚刚走,后脚恢复奕奕神采。

褚曜、祈善、宁燕,三省主事,再加一个能力特殊的御史大夫顾池。五个人为了名单从白天一直讨论到了晚上才停歇下来。

孤家寡人自然是公事公办。

沈棠让褚曜留堂。

顾池将这番话细细琢磨了一遍。

自家主公还是一如既往喜欢画饼。

至于父子女同朝什么的,沈棠允许。

“一切听主公的。”

沈棠道:“那我也得顾虑一下你的心情,褚杰和魏寿,你更加倾向于哪个?”

|w)

标题果然不够用。

(本章完),!

心性,还是要细细打磨锤炼才行。沈棠思忖片刻,提笔划掉几个人名,又添上几个看得顺眼的。

时不时还能听到几句对话。

顾池一看,哦,有仇的。

褚曜这些人考虑都很周全。

还是那一句话——

选择最能干活的!

若是因为朝中有一个人当着官,便绝了其他族人亲戚上进的门路,这就是结仇。

从今日会议来看,最冷清的部门就是与王室相关的光禄寺、宗正寺、太仆寺……进去了升迁无望。能去热门部门,谁想去冷门的?若是能当个侍郎,谁想当员外郎?

更别说工部尚书空着,右仆射也空着。

“倒也不用避嫌到这一步。”

粗略看了一遍,发现并无出身的限制。

作为国主,沈棠此次放权堪比泄洪,允许三省主事和各部尚书自己挑选班底,这就是明晃晃告诉他们可以挑几个“自己人”。

不管之前闹得多僵硬,只要王室世家利益趋于一致,即便此前势同水火,以后也能如胶似漆。再者,康国建立,组建朝堂,稳定地方,仅凭沈棠原先的人手根本不够。

“国库发得出这么多俸禄?”

此时,有亲卫端上来一杯热茶。

“主公允许吾等提拔副手属吏,吾等也要感恩戴德。”顾池一语揭穿了沈棠把戏,眼前年轻国主毫无怒色,反而递给自己一杯飘着果香的渴水,他接过,笑道,“让他们自己去抢吧,御史台就不凑这热闹了。”

盯着它们落到实处。

如今世家变得乖顺,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将希望寄托下一代。扼杀人家的希望,不怪人家跟你拼命!沈棠对此自然要慎重。

顾池只得搔了搔鼻子。

哪还有刚才虚弱疲乏的模样?

被留下的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交错之间满是火药味,一边虚伪地恭贺彼此,一边暗暗较劲儿。为什么较劲儿?自然是为抢人啊!现在不可劲儿抢人,回头管个空衙门?

他们要抢人,被抢的目标群体也心思活泛起来。试问,谁不想进入心仪的机构?

沈棠道:“两家各挑一个人担任工部侍郎,谁表现更优秀,谁就有可能升职。”

直到营帐内的几块小黑板写满了名字。

哪个官吏能靠着俸禄养活一大家子和一群奴仆啊?要么贪污受贿,要么借用官场人脉或者职位之便,让府上家生子去经商谋利,完美地绕过官吏禁止经商的制度。

说罢,匆匆离开。

任何东西的腐烂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沈棠窝在主帐歇了一会儿。

她以为这俩的举荐名单要拖到晚上或者明天,结果说曹操,曹操到,没一会儿便有军士将两份名单送来。出奇一致,全部都是寒门出身。两份名单还有重合的人名……

“员额都没满碍…”

最终名单,她跟褚曜四人再三核实。

沈棠笑道:“商贾入仕,禁止经商的就不是直系三代而是三族……你看如何?”

祈善等人的行动力很强。

顾池点点头:“嗯。”

例如官吏的任用限制。

这怎么算?

沈棠摇了摇头:“思来想去还是不限制了,商贾出身也能入仕,只是入仕之后要遵守官吏限制,停止经营。不管是转让还是停止经营,而且——这种情况限制会大点。”

例如赵奉父女、云策师兄弟、褚曜师徒、荀贞父子……总不能将他们都拆了吧?

顾池:“……”

不仅当官的族人会被咒骂憎恶,连沈棠这个国主都会被他们掀翻。例如甲乙两个家族有仇,甲家族有个子嗣有才华,乙家族为了断绝甲家族后路,收买甲家族纨绔,给谋小官,让人占着茅坑不拉屎,彻底杜绝甲家族入朝的希望。这合理吗?一点不合理。

沈棠目前居住在主营,而国都就定在主营不远处。此前给沈棠投简历被采用的人就住在都城附近的县镇。白日的消息一传回去,各家人心骚动。没有出身背景的只能坐在家里干着急,等着命令下达,有门路的开始到处走动。这一夜,多少人家彻夜未眠。

众人熟知沈棠的脾性,宁缺毋滥。

沈棠能做的就是抓紧各个细节。

再者说,沈棠帐下也有不少亲戚组合。

能扛得住两国王室高压还坚持为官初心,绝对是御史台的好苗子!若是能捡几个跟崔善孝一般特殊的监察御史,牢牢管控地方机构,哪用愁政治不清明,社会不和谐?

除了少数几个,其他都是孤家寡人。

沈棠调侃道:“看样子,这俩昨夜府上最忙了。康家和宁家,姻亲也有不少。”

沈棠摇了摇头:“其实也不算完美。”

沈棠道:“这倒也是。”

褚曜眸色温柔地望着她。

假如本身出身商贾,一朝有了官身,财权勾结,后患无穷。要知道明面上,官吏及其直系亲属都不能从事行业活动,哪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位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面上人家还是守着规矩的。

屁股刚坐热,顾池便过来了。

沈棠小酌两口,眉眼间带着肉眼可见的疲倦,顾池出面给她递了台阶,她顺势以精神不济为借口结束这个会议,起身离去前又撂下一句:“三省主事,各部尚书,你们回去后,各写一份举荐名单给我,推荐你们觉得合适的副手属吏,明儿这时候给我。”

沈棠看了一眼顾池,福至心灵:“你一来,我又突然想起来一条——御史台监察御史要避开祖籍或者曾经的任职地点……”

全是门户比较小的世家子,才能品行都算不错,还有满腔热血。这些人能经历顾池和栾信等人的重重筛查,勉强可信。

第二日午后,沈棠陆续收到举荐名单。

沈棠猫着腰身,在乱糟糟的书简堆里面翻了翻,从角落抽出一卷极厚的书简,打开看了两眼。顾池对这卷很眼熟,上面写着各个世家的关系,谁家跟谁家关系亲近,谁家跟谁家有宿仇。沈棠闲聊道:“其实他们想的也没错,扇了人家这么多巴掌,又是打又是杀的,也该给两颗甜枣。不过工部尚书地位特殊,也不是轻易就能许出去的……”

前脚刚走,后脚恢复奕奕神采。

褚曜、祈善、宁燕,三省主事,再加一个能力特殊的御史大夫顾池。五个人为了名单从白天一直讨论到了晚上才停歇下来。

孤家寡人自然是公事公办。

沈棠让褚曜留堂。

顾池将这番话细细琢磨了一遍。

自家主公还是一如既往喜欢画饼。

至于父子女同朝什么的,沈棠允许。

“一切听主公的。”

沈棠道:“那我也得顾虑一下你的心情,褚杰和魏寿,你更加倾向于哪个?”

|w)

标题果然不够用。

(本章完),!

心性,还是要细细打磨锤炼才行。沈棠思忖片刻,提笔划掉几个人名,又添上几个看得顺眼的。

时不时还能听到几句对话。

顾池一看,哦,有仇的。

褚曜这些人考虑都很周全。

还是那一句话——

选择最能干活的!

若是因为朝中有一个人当着官,便绝了其他族人亲戚上进的门路,这就是结仇。

从今日会议来看,最冷清的部门就是与王室相关的光禄寺、宗正寺、太仆寺……进去了升迁无望。能去热门部门,谁想去冷门的?若是能当个侍郎,谁想当员外郎?

更别说工部尚书空着,右仆射也空着。

“倒也不用避嫌到这一步。”

粗略看了一遍,发现并无出身的限制。

作为国主,沈棠此次放权堪比泄洪,允许三省主事和各部尚书自己挑选班底,这就是明晃晃告诉他们可以挑几个“自己人”。

不管之前闹得多僵硬,只要王室世家利益趋于一致,即便此前势同水火,以后也能如胶似漆。再者,康国建立,组建朝堂,稳定地方,仅凭沈棠原先的人手根本不够。

“国库发得出这么多俸禄?”

此时,有亲卫端上来一杯热茶。

“主公允许吾等提拔副手属吏,吾等也要感恩戴德。”顾池一语揭穿了沈棠把戏,眼前年轻国主毫无怒色,反而递给自己一杯飘着果香的渴水,他接过,笑道,“让他们自己去抢吧,御史台就不凑这热闹了。”

盯着它们落到实处。

如今世家变得乖顺,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将希望寄托下一代。扼杀人家的希望,不怪人家跟你拼命!沈棠对此自然要慎重。

顾池只得搔了搔鼻子。

哪还有刚才虚弱疲乏的模样?

被留下的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交错之间满是火药味,一边虚伪地恭贺彼此,一边暗暗较劲儿。为什么较劲儿?自然是为抢人啊!现在不可劲儿抢人,回头管个空衙门?

他们要抢人,被抢的目标群体也心思活泛起来。试问,谁不想进入心仪的机构?

沈棠道:“两家各挑一个人担任工部侍郎,谁表现更优秀,谁就有可能升职。”

直到营帐内的几块小黑板写满了名字。

哪个官吏能靠着俸禄养活一大家子和一群奴仆啊?要么贪污受贿,要么借用官场人脉或者职位之便,让府上家生子去经商谋利,完美地绕过官吏禁止经商的制度。

说罢,匆匆离开。

任何东西的腐烂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沈棠窝在主帐歇了一会儿。

她以为这俩的举荐名单要拖到晚上或者明天,结果说曹操,曹操到,没一会儿便有军士将两份名单送来。出奇一致,全部都是寒门出身。两份名单还有重合的人名……

“员额都没满碍…”

最终名单,她跟褚曜四人再三核实。

沈棠笑道:“商贾入仕,禁止经商的就不是直系三代而是三族……你看如何?”

祈善等人的行动力很强。

顾池点点头:“嗯。”

例如官吏的任用限制。

这怎么算?

沈棠摇了摇头:“思来想去还是不限制了,商贾出身也能入仕,只是入仕之后要遵守官吏限制,停止经营。不管是转让还是停止经营,而且——这种情况限制会大点。”

例如赵奉父女、云策师兄弟、褚曜师徒、荀贞父子……总不能将他们都拆了吧?

顾池:“……”

不仅当官的族人会被咒骂憎恶,连沈棠这个国主都会被他们掀翻。例如甲乙两个家族有仇,甲家族有个子嗣有才华,乙家族为了断绝甲家族后路,收买甲家族纨绔,给谋小官,让人占着茅坑不拉屎,彻底杜绝甲家族入朝的希望。这合理吗?一点不合理。

沈棠目前居住在主营,而国都就定在主营不远处。此前给沈棠投简历被采用的人就住在都城附近的县镇。白日的消息一传回去,各家人心骚动。没有出身背景的只能坐在家里干着急,等着命令下达,有门路的开始到处走动。这一夜,多少人家彻夜未眠。

众人熟知沈棠的脾性,宁缺毋滥。

沈棠能做的就是抓紧各个细节。

再者说,沈棠帐下也有不少亲戚组合。

能扛得住两国王室高压还坚持为官初心,绝对是御史台的好苗子!若是能捡几个跟崔善孝一般特殊的监察御史,牢牢管控地方机构,哪用愁政治不清明,社会不和谐?

除了少数几个,其他都是孤家寡人。

沈棠调侃道:“看样子,这俩昨夜府上最忙了。康家和宁家,姻亲也有不少。”

沈棠摇了摇头:“其实也不算完美。”

沈棠道:“这倒也是。”

褚曜眸色温柔地望着她。

假如本身出身商贾,一朝有了官身,财权勾结,后患无穷。要知道明面上,官吏及其直系亲属都不能从事行业活动,哪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位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面上人家还是守着规矩的。

屁股刚坐热,顾池便过来了。

沈棠小酌两口,眉眼间带着肉眼可见的疲倦,顾池出面给她递了台阶,她顺势以精神不济为借口结束这个会议,起身离去前又撂下一句:“三省主事,各部尚书,你们回去后,各写一份举荐名单给我,推荐你们觉得合适的副手属吏,明儿这时候给我。”

沈棠看了一眼顾池,福至心灵:“你一来,我又突然想起来一条——御史台监察御史要避开祖籍或者曾经的任职地点……”

全是门户比较小的世家子,才能品行都算不错,还有满腔热血。这些人能经历顾池和栾信等人的重重筛查,勉强可信。

第二日午后,沈棠陆续收到举荐名单。

沈棠猫着腰身,在乱糟糟的书简堆里面翻了翻,从角落抽出一卷极厚的书简,打开看了两眼。顾池对这卷很眼熟,上面写着各个世家的关系,谁家跟谁家关系亲近,谁家跟谁家有宿仇。沈棠闲聊道:“其实他们想的也没错,扇了人家这么多巴掌,又是打又是杀的,也该给两颗甜枣。不过工部尚书地位特殊,也不是轻易就能许出去的……”

前脚刚走,后脚恢复奕奕神采。

褚曜、祈善、宁燕,三省主事,再加一个能力特殊的御史大夫顾池。五个人为了名单从白天一直讨论到了晚上才停歇下来。

孤家寡人自然是公事公办。

沈棠让褚曜留堂。

顾池将这番话细细琢磨了一遍。

自家主公还是一如既往喜欢画饼。

至于父子女同朝什么的,沈棠允许。

“一切听主公的。”

沈棠道:“那我也得顾虑一下你的心情,褚杰和魏寿,你更加倾向于哪个?”

|w)

标题果然不够用。

(本章完),!

心性,还是要细细打磨锤炼才行。沈棠思忖片刻,提笔划掉几个人名,又添上几个看得顺眼的。

时不时还能听到几句对话。

顾池一看,哦,有仇的。

褚曜这些人考虑都很周全。

还是那一句话——

选择最能干活的!

若是因为朝中有一个人当着官,便绝了其他族人亲戚上进的门路,这就是结仇。

从今日会议来看,最冷清的部门就是与王室相关的光禄寺、宗正寺、太仆寺……进去了升迁无望。能去热门部门,谁想去冷门的?若是能当个侍郎,谁想当员外郎?

更别说工部尚书空着,右仆射也空着。

“倒也不用避嫌到这一步。”

粗略看了一遍,发现并无出身的限制。

作为国主,沈棠此次放权堪比泄洪,允许三省主事和各部尚书自己挑选班底,这就是明晃晃告诉他们可以挑几个“自己人”。

不管之前闹得多僵硬,只要王室世家利益趋于一致,即便此前势同水火,以后也能如胶似漆。再者,康国建立,组建朝堂,稳定地方,仅凭沈棠原先的人手根本不够。

“国库发得出这么多俸禄?”

此时,有亲卫端上来一杯热茶。

“主公允许吾等提拔副手属吏,吾等也要感恩戴德。”顾池一语揭穿了沈棠把戏,眼前年轻国主毫无怒色,反而递给自己一杯飘着果香的渴水,他接过,笑道,“让他们自己去抢吧,御史台就不凑这热闹了。”

盯着它们落到实处。

如今世家变得乖顺,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将希望寄托下一代。扼杀人家的希望,不怪人家跟你拼命!沈棠对此自然要慎重。

顾池只得搔了搔鼻子。

哪还有刚才虚弱疲乏的模样?

被留下的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交错之间满是火药味,一边虚伪地恭贺彼此,一边暗暗较劲儿。为什么较劲儿?自然是为抢人啊!现在不可劲儿抢人,回头管个空衙门?

他们要抢人,被抢的目标群体也心思活泛起来。试问,谁不想进入心仪的机构?

沈棠道:“两家各挑一个人担任工部侍郎,谁表现更优秀,谁就有可能升职。”

直到营帐内的几块小黑板写满了名字。

哪个官吏能靠着俸禄养活一大家子和一群奴仆啊?要么贪污受贿,要么借用官场人脉或者职位之便,让府上家生子去经商谋利,完美地绕过官吏禁止经商的制度。

说罢,匆匆离开。

任何东西的腐烂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沈棠窝在主帐歇了一会儿。

她以为这俩的举荐名单要拖到晚上或者明天,结果说曹操,曹操到,没一会儿便有军士将两份名单送来。出奇一致,全部都是寒门出身。两份名单还有重合的人名……

“员额都没满碍…”

最终名单,她跟褚曜四人再三核实。

沈棠笑道:“商贾入仕,禁止经商的就不是直系三代而是三族……你看如何?”

祈善等人的行动力很强。

顾池点点头:“嗯。”

例如官吏的任用限制。

这怎么算?

沈棠摇了摇头:“思来想去还是不限制了,商贾出身也能入仕,只是入仕之后要遵守官吏限制,停止经营。不管是转让还是停止经营,而且——这种情况限制会大点。”

例如赵奉父女、云策师兄弟、褚曜师徒、荀贞父子……总不能将他们都拆了吧?

顾池:“……”

不仅当官的族人会被咒骂憎恶,连沈棠这个国主都会被他们掀翻。例如甲乙两个家族有仇,甲家族有个子嗣有才华,乙家族为了断绝甲家族后路,收买甲家族纨绔,给谋小官,让人占着茅坑不拉屎,彻底杜绝甲家族入朝的希望。这合理吗?一点不合理。

沈棠目前居住在主营,而国都就定在主营不远处。此前给沈棠投简历被采用的人就住在都城附近的县镇。白日的消息一传回去,各家人心骚动。没有出身背景的只能坐在家里干着急,等着命令下达,有门路的开始到处走动。这一夜,多少人家彻夜未眠。

众人熟知沈棠的脾性,宁缺毋滥。

沈棠能做的就是抓紧各个细节。

再者说,沈棠帐下也有不少亲戚组合。

能扛得住两国王室高压还坚持为官初心,绝对是御史台的好苗子!若是能捡几个跟崔善孝一般特殊的监察御史,牢牢管控地方机构,哪用愁政治不清明,社会不和谐?

除了少数几个,其他都是孤家寡人。

沈棠调侃道:“看样子,这俩昨夜府上最忙了。康家和宁家,姻亲也有不少。”

沈棠摇了摇头:“其实也不算完美。”

沈棠道:“这倒也是。”

褚曜眸色温柔地望着她。

假如本身出身商贾,一朝有了官身,财权勾结,后患无穷。要知道明面上,官吏及其直系亲属都不能从事行业活动,哪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位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面上人家还是守着规矩的。

屁股刚坐热,顾池便过来了。

沈棠小酌两口,眉眼间带着肉眼可见的疲倦,顾池出面给她递了台阶,她顺势以精神不济为借口结束这个会议,起身离去前又撂下一句:“三省主事,各部尚书,你们回去后,各写一份举荐名单给我,推荐你们觉得合适的副手属吏,明儿这时候给我。”

沈棠看了一眼顾池,福至心灵:“你一来,我又突然想起来一条——御史台监察御史要避开祖籍或者曾经的任职地点……”

全是门户比较小的世家子,才能品行都算不错,还有满腔热血。这些人能经历顾池和栾信等人的重重筛查,勉强可信。

第二日午后,沈棠陆续收到举荐名单。

沈棠猫着腰身,在乱糟糟的书简堆里面翻了翻,从角落抽出一卷极厚的书简,打开看了两眼。顾池对这卷很眼熟,上面写着各个世家的关系,谁家跟谁家关系亲近,谁家跟谁家有宿仇。沈棠闲聊道:“其实他们想的也没错,扇了人家这么多巴掌,又是打又是杀的,也该给两颗甜枣。不过工部尚书地位特殊,也不是轻易就能许出去的……”

前脚刚走,后脚恢复奕奕神采。

褚曜、祈善、宁燕,三省主事,再加一个能力特殊的御史大夫顾池。五个人为了名单从白天一直讨论到了晚上才停歇下来。

孤家寡人自然是公事公办。

沈棠让褚曜留堂。

顾池将这番话细细琢磨了一遍。

自家主公还是一如既往喜欢画饼。

至于父子女同朝什么的,沈棠允许。

“一切听主公的。”

沈棠道:“那我也得顾虑一下你的心情,褚杰和魏寿,你更加倾向于哪个?”

|w)

标题果然不够用。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