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68 不喜欢太容易得手的东西(2 / 2)

加入书签

彭武转了转酸疼的手臂,眼神讥讽地瞥向薛服。

薛服因师大雄的话心下微惊,上前数步,挡在了欲就此离去的师大雄面前,抬手抱拳。

师大雄定定地看着他。

“敢问师副使,平乱之说从何而来?乱起何处?”

师大雄声音平直:“有数万骑兵忽然闯入我灵州界内,此乃十万火急之事——”

薛服眼底赫然一惊:“数万骑兵由何处而来?”

说着,他也回望向师大雄的眼睛:“据在下所知,灵州边界之地,一直是师副将的人马负责巡逻,怎可能会有数万骑兵悄无声息踏入灵州界内?”

师大雄眼底终于流露出一丝危险的不耐:“怎么,你是觉得本副使在危言耸听吗?还是说,你疑心这数万骑兵是本副使蓄意引狼入室?”

“在下只是认为此事多有蹊跷之处。”薛服依旧不曾让路,正色道:“师副使既然是从城中归来,必然是闻讯回营,既如此,程副使与靳副使定然也已知晓此事,而如此动兵大事,两位副使必有令下——只要师副使示出三大副使动兵之令,在下定当竭力配合。”

他思路清晰,虽被那“数万骑兵入境”的说法震住,却依然察觉到了师大雄此时点兵的异样用心。

且薛服自认冷静下来想了想之后,更偏向于认为这数万骑兵袭至的说法并不可信。

数万骑兵入关内道,怎能做到一丝风声也不曾走漏?

且何处能够调动数万骑兵?

放眼大盛,集一道之力能凑出数万骑兵的也是少见。便是兵种最为强悍的玄策军中,骑兵也仅有三万,且其中多为轻骑,重骑兵尚不过万。

多产战马的陇右,所拥固定骑兵也仅万余人,战时的骑兵多数是从附近的游牧部落临时征召。

而据他所知,淮南道常岁宁倒是因占据了在海外牧养战马的优势,使得近年来江都骑兵数目得到大幅增长,但即便如此,据闻她此次出兵洛阳,也“只”有两万骑兵,其中大多数也是轻骑。

一匹战马的花费可抵三名士兵,而一名骑兵通常要配备两到三匹战马,大盛马政难兴,他们朔方军作为边防重地,如今也只有八千骑兵。

时下局面动荡,拥千名骑兵者,即可称霸一方。

有此前提在,薛服才会认为师大雄口中的数万骑兵逼境之说不切实际。

觉得不切实际的不止是薛服,就连师大雄本人也这样觉得——他到现在都觉得此事邪门儿的要命!

但他已再三探查过,这邪门事确确实实发生了!

赶回军营的路上,师大雄已在心底将搅局的常岁宁咒骂了不下万遍。

但无论如何,他今日的计划被对方搅和败露,此刻消息定然已往军营中传来,若想顺利脱身,他务必要趁乱尽快离开灵州才行!

离开二字并不在他原本的计划之中,他对朔方节度使之位势在必得,然而变故已生,他此时仅有这一条路可走。

只要能带走三万朔方军,他在何处都能另起炉灶,何愁不能成就一番大业!

是以,这执意阻挠的愣头青,便实在该死。

师大雄不欲与薛服废话,猝不及防忽然拔刀发难:“阻挠军机,找死!”

他出手极快,却不料薛服早有预料一般,迅速后退两步,双手紧握未出鞘的长刀,格挡于眼前。

师大雄眼神微微一变,这时,他身侧的部将见势已纷纷拔刀,向薛服围去。

而跟随薛服的那十余名士兵,大惊失色之下,却也没有丝毫迟疑,立时拔刀冲去了薛服身侧。

他们虽畏惧师大雄,但如此生死形势下,却依旧选择与薛服站在一处。

军中起如此冲突,这是从未有过的。

师大雄决意率兵离开,自然不再顾忌其它,他自顾大步离开,只交代一句:“速拿下薛服首级,跟随本副使离营!”

点兵的命令很快在军中传开,但却远不如师大雄想象中那般顺利。

驻扎此处的朔方军有五万余,其中自然也有程副使的心腹。

薛服虽被绊住,但他在上前阻拦师大雄之前,便已经示意一名部下前去给自己人传信,让他们仔细鉴别应对。

在各处的拖延之下,已有风声传入军中。

这风声分为两道,一是护送岳节使灵柩的队伍在途中忽然遇刺并爆发内斗,二是有大量骑兵正朝军营方向围来。

军中开始人心大乱。

师大雄也有些慌了神,但更多的是愤怒和不解——常岁宁那厮突然率骑兵闯入灵州,按常理来说,不外乎是为了占下关内道,这女子野心勃勃到了可恨过分的地步!那边还在侵吞着河北道,这边竟然又跑来了关内道,胃口这么大,她吃得下吗!

可她要占灵州,难道不该趁着奇袭的优势,一举拿下灵州城才对吗?他分明也得到了她率兵赶往灵州城的消息……怎么一转眼,却又往军营中来了?!

放着城池不去取,反而直奔这重兵驻扎之地,哪里有刀往哪里闯,好似专门上赶着找架打……怎么着?她就不喜欢太容易得手的东西是吧!

师大雄既觉荒诞又觉气愤——他恨透了这等不按常理出牌之辈!

恨不能将其千刀万剐,然而那天杀的不知从何处竟变出了五万骑兵!

足足五万!

那些突然出现的骑兵,肉眼可见地向军营方向围来,报信的哨兵一个接着一个奔走传报,无不惊惶。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军中陷入了混乱。

负了伤的薛服竭力安抚人心,试图借此时机重整军心,说服朔方军暂且放下内乱,一致对外。

此法也的确奏效,朔方军中分裂,归根结底是因师大雄的异心使然,但朔方将士们一同驻守关内道多年,无数次并肩作战,一致对外的精神早已深入骨髓,他们从不是一盘散沙。

众将士们努力平定心神,大多数都达成了暂时先一致对外的共识。

然而,接下来由常岁宁军中传来的一道“指令”,却让薛服意外不已,也让朔方军中陷入哗然。

大家晚安~

(评论系统出了点问题,作者后台可以看到大家的评论,但大家只能看到自己的评论,后面会修复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