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2(2 / 2)

加入书签

荀灵攥着曹贞的手指,眼睛水汪汪的看着阿婉:“娘子,我背书背会了,娘子便会教我本事么?阿父说,让我好好与大娘子学习呢。”

阿婉笑了笑,抬手摸摸她的发髻:“会的,你好好读书。”

“嗯。”荀灵重重点头。

曹贞如今读着太公家教,荀灵早就读了第一章,如今背诵第二章,她也十分自然的就能跟上进度。

阿婉看着眼前这两个女孩儿,看着她们稚嫩的脸,心情就好了许多。

所以当曹铄来寻她的时候,她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焦躁来,而是语重心长的对曹铄说道:“二弟,每个人有每个人适合的事情,阿姐看你头脑聪明,十分适合写书立传,教书育人,如今你瞧,阿父手下虽然兵卒众多,但是谋士却那么少,一旦到了战时便忙碌不堪,那些兵卒连自己的名讳都不认识,我想为他们编纂一套战时暗码都无法编纂,实在是浪费许多机会。”

“世人之所以愚昧,是因为见识太少,世人之所以崇拜世家大族,是因为他们对读书之人的崇敬,太公家教共八章,章章朗朗上口,阿姐希望未来有一日,阿父管辖境内人人都会背诵,人人都知其意,人分善恶,不该因学识而分,而是该因人性而分。”

曹铄越听越觉得激动,最后更是惭愧至极。

“我从来都以为跟随阿父上战场才是为父分忧,如今听从阿姐一番话,方知我所知甚少,阿姐,太公家教我会多纂刻一些竹简,然后教导将士们背诵的。”

阿婉连忙阻止:“你可以使唤一些书童帮着刻,自己在旁边看着就行了。”

“我知道了,阿姐,我现在就去准备。”

说完,曹铄头也不回的走了。

好容易将曹铄忽悠走了,阿婉这才松了口气。

幸好曹家不是世家出身,否则这样断世家根本的话说出来,恐怕要被那些长辈当成异类活活烧死了。

终于将手里的事情忙完了,刚喝了一碗热茶,就看见丫鬟从外面匆匆的走了进来,对着她行了礼:“大娘子,江都来信,荀先生请大娘子去寓所一趟。”

“好,我现在就过去。”阿婉叹了口气站起来,带着丫鬟往寓所而去。

真是,一刻都不得闲。

很快,阿婉便来到了寓所,里面背着小包袱的信使在里面等着,荀彧看见阿婉来了,立刻就站起来行礼。

阿婉摆摆手,让他且坐,自己则是往信使的方向走去。

“听说少将军有信给我?”

“是,主人差我送信给娘子。”信使连忙从包袱里面抽出一个锦囊来,递给阿婉。

阿婉拆开锦囊,拿出竹简。

竹简上字并不多,但是字迹可以看得出,此人在下刀的时候心情并不平静,阿婉抬头对丫鬟吩咐道:“你让人带他下去喝碗茶,再打点水给他洗个脸。”

“是。”丫鬟领着信使退下了。

阿婉这才详细的看竹简的内容,因为檄文的原因,刘表回了陈情书,预备奉玉玺回京,可这样就将已经死了的孙坚推上了风口浪尖,只是阿婉没想到孙策居然会写信给她询问她到底知不知情。

她自然是知情的……

而且这件事就是她一手推动的。

她要对孙策施恩,而且不是施恩小恩,要施恩一个大恩德。

一个让孙家从谋逆的境地转成忠臣之境的恩德。

她让荀彧执刀,自己口述:“我确实不知此事,董卓行事,实在怪异,明明自己挟持天子,迫使诸侯不得已来救驾,却还有脸为孙公盖上不臣的帽子,简直可笑,此次恐怕是听见刘表手拿玉玺才在谋士的提醒下写了檄文,少将军无需慌乱,只需再写一封陈情书给董卓便可。”

荀彧手持刻刀微微一顿,抬眼看了一眼阿婉,便将这一段大白话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