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2 / 2)

加入书签

再过不久白发囚犯便会被送往训练所接受至少为期一个月的执行官训练,青年也不知道自己的决定究竟是对是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如果白兰真的有人格分裂症,那么他首先就没法通过精神状态评估,执行官这一身份自然会成为空谈。

青年握紧手里的棉花糖,想了想,还是再次步入案发的高楼,他还有一个疑惑必须要解开。

年轻的监视官又一次走进江口藤一的家中,毫无疑问,这次自杀的公众人物虽然在入住时间上各不相同,但显然都是有组织的聚集在了一起,而江口是这层楼中最后搬进来的。

沢田纲吉又扫视了一圈屋内还没拆封的家具,不禁对这群人迫不及待集体赴死的行为感到疑惑。

这次死亡的住户中,最早的三年前就已居住在此,也就是说,这场“献祭”至少已经谋划了三年,既然已经等了那么久,又为什么会在凑齐了第十三个人后如此急不可耐的实施计划?甚至不给江口布置家居、做做样子的时间。

幕后之人分明是一个及富耐心的完美主义者,可收尾时却透露着违和的仓促和草率。

是突然有了什么变数吗?

沢田纲吉又翻了翻江口的遗物,想要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行李箱里除了换洗衣物和一些生活用品外,还有一本看起来十分老旧的牛皮纸笔记本。

本子的扉页上写着那首著名的诗歌——《我没有说话》,像是为了时刻警醒自己。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的时候,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的时候,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的时候,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的时候,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

那时已经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

这或许就是江口决定成为演说家的契机,但已经无从考证。

再往后翻,断断续续记录着江口每次的演讲主题和思路,以及许多尚未来得及践行的计划、尚未传递的思想;他将这几年扎扎实实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了下来。

起初,沢田纲吉看见了一个踌躇满志、雄心勃勃的青年人,他知道自己的声音微不足道,却越挫越勇;只要能将那些想法传递出去,只要有一个人能听见这些声音,他便不虚此行。

观点大胆、立题新颖,逻辑清晰,江口靠着伶牙俐齿,去启蒙愚昧、去为民众开路谋福。

他也曾迷茫挫败,在名誉财富与本心良知之间左右摇摆;但最后还是选择继续脚踏实地的走下去,哪怕孤军奋战。

然而好景不长,江口很快便四处碰壁,被各方婉拒,他跑遍全国上下,却再难找到一个开放的平台,即使能登台演讲,他想发出的声音也不被允许,他想谈论的话题早已被明令禁止。

他的支持者都渐渐消散在茫茫人海中,不见踪影。

江口的色相开始浑浊、犯罪指数慢慢攀升,在笔记本中记录的演说内容也越来越少,热情消磨,壮志不复。

他的权利被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