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5 章 运道(2 / 2)

加入书签

郝如月笑:“利钱打九折。”

懂了,只有他不值钱。

这钱他还不借了。

本来他也不缺钱,只想逗逗她,结果给自己惹了一肚子气。

想着提步要走,然后听见了皇后的笑声,他就知道是自己被人家反撩了。

不管,是她先撩自己的,今晚得付出点代价。

事后,郝如月打着呵欠问他,到底缺不缺银子。康熙说他不差钱,郝如月就奇了:“连着打了十年仗,朝廷不缺银子?”

康熙笑着跟她咬耳朵:“朕打算用牛痘和注射器去跟沙俄谈判,低价卖给他们,条件是让他们放弃支持噶尔丹。”

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现在已经不是秘密,但牛痘的提纯技术和注射器的吹玻

工艺都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不曾对外公布。

有的国家嫌贵,只买牛痘制剂,不买注射器,试图用中医传统的水苗法进行接种,效果并不理想。

有的国家自己提取牛痘液,只买注射器,效果同样不理想。

在康熙眼中,此时的沙俄与刚入关那会儿的旗人差不多,都是遇上天花一死一大片的那种。他用牛痘疫苗作为谈判的筹码,不信他们不心动。

毕竟对于沙俄来说,噶尔丹既是盟友也是敌人。

除了放弃支持噶尔丹,康熙还想跟沙俄谈一谈,把之前侵占的所有土地都还回来。

不还,就打。

因为牛痘的关系,天花在大清基本灭绝,哪怕打了十年内.战,人口减少有限。

没有了肆虐的天花,气候也是一年比一年好,相比明末,粮食增产不少。

只打沙俄一个,根本不是问题。

至于准噶尔和噶尔丹,那是蒙古各部之间的内部矛盾。去年秋狝的时候,他问过漠南蒙古诸部的王公,众人都说不必朝廷插手,他们自己清理门户。

从前噶尔丹靠着烧杀抢掠兵强马壮,在草原横行无忌,逼得漠南蒙古不得不寻求朝廷的庇护。

现在的漠南蒙古靠着痘牛和羊毛生意,积攒了不少财富,对朝廷忠心耿耿。立刻铲除噶尔丹可能有难度,但牵制他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所以不必双线作战,可以先把沙俄赶出去,划清领土界限,然后再腾出手对付噶尔丹。

对上噶尔丹就没什么可谈的了,剿灭便是。

大清有国运在是一方面,他自己的运道才最重要。

他这辈子最大的运气,一个是幼年染上天花没死,另一个便是娶到了如月。

蒙古那边郝如月关注不多,只听太后说蒙古在做羊毛生意,好像做得还不小,上到王公下到牧民日子都比从前好过太多。

人能过上好日子,就会安于现状。谁也不会放着老婆孩子热炕头,非要吃饱了撑的干那些掉脑袋的营生。

这会儿见皇上有自己的盘算,并不会陷入双线作战的泥潭,国库的银子也还够用,郝如月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听说这一回派去谈判的是明相。明相是稳妥人,身边又有重兵保护,想来不会有危险,大阿哥想去就让他跟着出去跑跑吧。”

明相手里握着牛痘疫苗这个筹码,不光沙俄,周边多少国家都盯着呢。

郝如月相信,明珠不去沙俄,直接去准噶尔,噶尔丹也能同意罢兵。

只不过沙俄和噶尔丹情况不同,噶尔丹狼子野心,皇上不会让他做大做强,被灭才是最终的宿命。

所以这一次和谈几乎没有风险。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男孩子多出去见识见识也好,大阿哥有机会跟着出去走走,郝如月是乐见的。

可惜太子是储君,安危关系重大,不然郝如月都想让太子也跟着一起去。

平三藩,收.台.湾,说起来简单,每一次重

大决策都是力排众议。

皇权凌驾于一切之上,皇帝可以乾纲独断,但皇帝也是人,力排众议并不轻松。

多少次,他一个人站在御门之下,面对乌压压持反对意见的朝臣,心中总会升起众叛亲离的孤独感。

那一刻的孤寡,那一刻的高处不胜寒,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

他们都不懂他。

他们要么站在半山腰,要么站在山脚下,看到的永远只是一地杂草,没人能陪他站在山巅看江山壮丽,暮霭流岚。

便是索额图与明珠之流,位极人臣,眼睛盯着的也只是自家那一亩三分地。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想起岳飞这句词,康熙转头看向枕边人,忽然觉得自己无比幸运。

还好有皇后在。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心里那点孤独那点焦灼,在将枕边人拥入怀中的刹那,烟消云散。

之前出过那样的事,皇后应该知道明珠对大阿哥是个什么心思,就这么相信大阿哥,主动给大阿哥和明珠制造私下接触的机会。

“明珠卸去吏部尚书之职,也还是内阁大学士第一人,你就这么放心?”康熙轻声问。

郝如月搂住他的腰:“不放心又如何?保清总会长大,总要出去办差为皇上分忧,到时候想烧冷灶的人只怕更多。”

这种事防是防不过来的,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不也没防住,最后弄出一个九龙夺嫡,连自己的死因都成谜。

与其日防夜防,倒不如从小把孩子教好,适时放出去历练,让那些个居心叵测的人早点看清形势,早点收心。

朝廷每天有多少事要办,可经不起拉帮结伙搞内耗。

话说的太白伤感情,郝如月说一半留一半,康熙却懂了:“好,就放他出去试试水。”

心有灵犀的感觉很美妙,奈何心灵沟通之后,皇上又来了精神,非要再来一次身体的深层次沟通,一下折腾到了后半夜。

转过天,郝如月把大阿哥叫来说话,太子也跟着来了。

他知道额娘出面,这事多半能成,心中十分羡慕。

可他也清楚自己身份特殊,就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大阿哥听说自己能跟去谈判,高兴得差点蹦起来,郝如月问他还想娶媳妇么,大阿哥摸摸脑袋:“娶了媳妇也上不了战场,还麻烦!”

之前额娘和惠娘娘送来的那两个宫女已经够烦了,一个比一个矫揉造作,把大阿哥缠得一个头两个大。

若不是为了配合演戏,真想一手拎一个全都扔出去。

郝如月趁热打铁:“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先立业,后成家。”

想起大阿哥已经是亲王了,又笑:“总要等到先领了差事,做出些成绩来。”

大阿哥心愿达成,自然没有不应的:“是是是,全凭皇额娘做主。”

大阿哥实在高兴,很有兄长的风范,转头问太子有没有想要的土仪。

太子笑问那边有什么土仪,大阿哥也没问清楚,以为是去沙俄那边谈判,想了想说:“人肉骨头?”

太子:“……”

大约是高兴坏了,大阿哥非常大方地把兄弟姐妹都问了一遍,还真收获了不少需求。

其中四阿哥最认真,让人写了一份清单送过去,展开之后比大阿哥本人还高。

大阿哥:“……”

使团半个月后上路,起初明珠坐马车,大阿哥骑马,越往北走越冷,明珠便邀请大阿哥一起乘车。

大阿哥眸光闪了闪,利索下马上车。

大阿哥十二岁了,经常与太子结伴被皇上传到南书房旁听。他不是第一次见明珠,也不是第一次与明珠说话,却是第一次私下接触。

循例寒暄过后,大阿哥开门见山:“上回在八仙楼,明相让我好等。”

想起那件事明珠有些窘,但他不清楚大阿哥在这里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便试探道:“上次是臣糊涂了,皇上没有因此迁怒吧?”

大阿哥笑:“那倒没有。上次明相若是去了,大约也能见到太子。”

明珠:“……”

他就说那宫女不至于如此倒霉,才到大阿哥身边就露了马脚,还被皇上发现了,给他好一顿削。

原来是大阿哥反水了,不,不能说反水,大阿哥好像从来就没站在他这边过。

惠妃也一样。

大阿哥站太子,惠妃站皇后,真是亲生的。

话赶话说到这里,明珠实在想不明白:“成亲王是皇长子就没想过再进一步?”

再进一步意味着什么,明珠相信大阿哥能听懂。

大阿哥确实听懂了,却比明珠更懵:“我是不是哪里得罪了明相?”

不然太子早立,天纵英才,明珠为什么总想撩拨他做那些大逆不道之事?

明珠:“……”

明珠苦笑,仍不死心:“臣是惠妃的堂叔,只有相助王爷的道理。”

皇上看得紧,他几乎没有与大阿哥私下见面的机会。

大阿哥也苦笑:“本王谢过明相,以后请明相不要再相助本王了。”

他是个讲究人,凡事讲究先礼后兵,今天一次性把话说明白,以后再瞎鼓捣,别怪他翻脸不认人。

明珠:“……不过是谋局造势,并不急于一时。”

大阿哥:“局和势本王都不要,本王只想上战场,为君父分忧。以后若是有上战场的机会,明相肯相助,本王感激不尽。其他的,最好歇了心思。”

带不动,根本带不动,明珠闻言只觉心累。

他记得惠妃从前还是有些心气儿的,不然也不能求了皇上把大阿哥送去宫外抚养。

后来大阿哥一直不会走路,惠妃求到自己这里,求他给出个主意,想把大阿哥接回宫来养。

话里话外,透露过一些心思。

只不过那时候他自己还立足未稳,便是有那个心,也不敢将手伸到后宫去。

最后大阿哥被接回宫,也不知惠妃走通了谁的门路。

联想到这些年,惠妃一直是皇后的左膀右臂,明珠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此时再看大阿哥,明显被人养残了啊!

惠妃一介女流,头发长见识短,大阿哥可是皇子,还是皇长子,不想坐龙椅只想做将军是个什么情况!

明珠只恨自己当时太保守,总想着走一步看三步,这才让人钻了空子。

该说的都说明白了,大阿哥起身离开:“车里太闷,本王还是喜欢骑马。”

道不同,不相为谋。!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