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4 章 大结局(下)(1 / 2)

加入书签

半个月很快过去,转眼到了郝如月四十岁生日,康熙一早便亮出了自己送给郝如月的生日礼物,一小瓶金丹。

郝如月:得,还没到晚年,先犯了晚年综合症。

《贞观政要》没学明白,开始学唐太宗炼丹了。

郝如月伸出去的手又收回来,说什么都不接。

“当初在南巡回来的路上,你不是说想住在有山有水的地方修仙么?现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有了,只差丹药。这是我让钦天监道长炼的金丹,修仙可能不行,延年益寿还是没问题的。”

见郝如月不收,康熙耐心给她解释。

郝如月伸手接过那个盛着金丹的小瓶,翻转瓶身倒出来一颗,拿给他看:“这里面有朱砂和水银,都是毒物,不能吃。”

还延年益寿,早点去见阎王爷倒是没准儿L。

康熙闻言点头,又摇头:“我知道里面是什么,可道家有典籍记载,适量服用确实对身体有益。”

他对修仙没兴趣,也知道长生不可能,他只想多活几年,不至于死在她前头,让她伤心。

郝如月盯着男人的眼睛看了一会儿L,他虽然没有明说,她却意外地读懂了他话里的意思。

此时屋中无人,郝如月注视着康熙的眼睛,一字一顿道:“从仁孝皇后薨逝那天开始,皇上但凡与我一起用膳,膳食里都被我加了补药。”

那时候太子尚在襁褓,见康熙吐血,郝如月很怕他伤了身体,英年早逝。

先帝英年早逝,皇上身边还有太皇太后,郝如月自认没有太皇太后的本事,还是决定先保住康熙再说。

才送走原配,又迎来三藩之乱。康熙在朝堂上力排众议,决定撤藩,每逢战事不顺,都压力山大。

郝如月又怕他“中道崩殂”,那段时间还加大了药量。

之后郝如月的小翅膀扇啊扇,将康熙一辈子都没能完成的伟业,凝缩在几年之内搞完了。

过程没有历史上那样曲折,但事情太多,全都堆叠在一起,康熙的白发就是那时候冒出来的。

没错,有灵药加持,还是不可避免地殚精竭虑,造成了身体的衰败。

幸好太子足够争气,在很短的时间内独当一面,这才让皇上跳下朝廷那驾急速前进的马车。

跟着皇上一起跳下来的,还有明珠和图海。

明珠的年纪比皇上大很多,起初还有心情烧大阿哥的冷灶,图谋从龙之功。

自打驱逐沙俄之后,朝廷乘着牛痘和海贸的东风,高速运转。明珠作为内阁大学士,第一个跟着卷起来。

皇上有补药加持,明珠可没有,卷到今天,只剩下半条命了。

听说皇上有退位的意思,他跟着就要告老。

结果皇上自己没退,却有些怜惜明珠,让他先退了。

明珠之后是图海。图海年纪比明珠还大,虽然不如明珠能力强,做得多,老得快,到底年龄摆在那里。

而且图海特别有自知之明。朝廷高速运转起来之后,他明显感觉自己跟不上了。脑子跟不上,精力跟不上,身体也跟不上。

一看明珠退了,他赶紧跟着退。

明党和图海随之解散,康熙问太子谁来接任,太子深思熟虑之后举荐了两个人。

一个是他曾经的老师,现任户部尚书的富察马齐,另一个是河道总督李光地。

马齐出身上三旗的富察家,论才干不输明珠,又曾经是太子的老师,完全可以接替明珠的大学士之位。

而李光地草根出身,能有今天全靠自己一路打拼。虽然出人头地的方式不那么光彩,但获得了陈梦雷的原谅,也算是一个德才兼备之人。

“可惜陈梦雷去得早,不然他比李光地更合适。”听见李光地的名字,康熙就忍不住想起陈梦雷。

太子的举荐很快被采纳,等明珠和图海双双退下之后,马齐与李光地站上了属于自己的历史舞台。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