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3 章(1 / 2)

加入书签

“不遭人妒是庸才,要是没人上折子弹劾才要怀疑一下你还是不是风头上的人了。”

陈随风摇着扇子悠哉游哉的扇风,对弹劾胤祈的折子作出评价。

如果忽略这是寒风刺骨天空飘雪的十二月,那胤祈还真会夸他一句风流倜傥。

不过如今就着热乎的暖炉,胤祈只能白他一眼对他附庸风雅的行为聊表鄙视。

佟丰庆就直白多,他干脆啐了一句,“别摆弄你那破扇子了,要是闲得慌就去外面烧火炕去,正好用你那破扇子。”

陈随风冷哼一声,他眼角眉梢全是自在,一点不在乎别人的鄙视,“你懂什么,这是今年新画的梅花扇面,冬日拿出来鉴赏才最好。”

这可是他户部同僚送的扇子,那可是书画名家!

说来也是神奇,他在矿务院几年虽也是个肥差可是毕竟氛围不大合。

矿务院中去多半都有关系依仗,正统科举出身的人可是少之又少,自然和陈随风这样惯来就有些文人毛病的性情相去甚远。

他能在矿务院几年对上对下均吃的开,一是因为他是得了胤祈举荐后在皇上面前走了明路的,旁人多少会给一分薄面。

二则是他本人脑子灵活手腕够硬,且因为周围人多半是走了关系进来的,他一点不觉得需要多尊敬,下手黑的手心里半点道德上的障碍都没有。

如此几年下来,他在矿务院可是坐到了前五的位置,在他这个年纪能有如此实权那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随着矿务院逐渐步入正轨,不少科举出身的官员也能补缺进矿务院,那时候陈随风已经是衙门中一条好抱的小腿了。

同是科举出身,新的官员对陈随风的好感从一开始就比旁人多许多。

而今陈随风从矿务院调到了户部,并不是因为他那里有失,只是矿务院中他已经是升不上去了。

上面的几个位置就不是简单的能力能够坐上去的了,资历同样重要。

人家也是为官几十年的大佬了,年轻的时候比陈随风升的还要快,还不是靠着功劳和资历一步步磨上来的。

越往上官位越少,竞争就越激烈。

陈随风倒是少年义气还想再搏一搏,还是佟丰庆劝了好久,他才愿意退一步。

胤祈看的十分清楚,论起能力陈随风更胜一筹,可是在与人交往和长远的规划上佟丰庆却是四个伴读中最佳的。

佟丰庆出身好,‘佟半朝’不是浪得虚名,即使他只是旁支依然能受益良多,他不急着往上爬,因为他知道自己慢慢总能走上去。

有时候慢就是快。

胤祈听后也是十分赞同,端看早朝时候站在前排那些大臣就知道了。

他们的年龄可都不小,陈随风还这么年轻不需要着急,着急了反而容易出错。

他劝道:“丰庆说的有理,在这上面你也听听他的,佟家那么多人在朝为官,他见的比你我都多。”

胤祈身为皇子见

到的高官虽多,但是你要是问他这些大人们年轻时候是怎么走上来的,他就只能和你干瞪眼了。

而佟丰庆则是听了不少事情,族中长辈如何一步步上来的,他在家都能听几句,这就是所谓的底蕴了。

佟家底蕴是人堆出来的,在朝为官的人多了,没有底蕴也能用经验堆出来了,各种门路一清二楚。

陈随风虽有些固执,但是面对胤祈和佟丰庆的两重劝慰总算是冷静了些。

他一扫身上的急躁,忍耐住后静心做事。

时任矿务院尚书的李瑛给他评优,之后又推荐他到了户部做事。

陈随风品级未变,但是上升的通道明显宽阔许多,知道实情的陈随风恍然大悟。

他急匆匆的带着礼物往李府去,没想到老尚书竟然已经告老还乡了,他只好送了书信过去表示感谢,另外将李瑛的今年考上举人的孙子带在身边做事。

胤祈打了胜仗回来,陈随风等也能沾点光,不过出了风头最先迎来的就是各种弹劾。

陈随风订了家酒楼就是为了和胤祈聊聊此事,他是得到了同年的提醒才知道了弹劾折子的事。

而后佟丰庆再细细一打听也就不难知道弹劾的都是什么内容。

此处是西大街一处酒楼,后院是专为接待这些官员商人们,连廊中的屋子都以鱼池相隔保证了说话不会被外人听见。

几人在窗边一边透过窗子看着水中游动的锦鲤一边聊着完全称不上悠闲的话题。

胤祈眼睛盯着鱼池,手里捏了一块鱼食扔进去,顿时水中绽放一朵锦鲤汇聚成的的花。

“没事弹劾我做什么?我可是没犯什么错,御史台也是闲得很。”

这种被弹劾的待遇他还是第一次享受到,可算是领教到了什么叫朝堂上的强度。

陈随风笑着意味深长的开口:“换做是别人,想有这种架势都难呢,得先有地位别人才会攻击啊~”

胤祈拍拍手掌,接过卢保递上来的帕子擦干净手心,他低头看着自己慢慢干净的手指。

“还得谢谢他们,要不是弹劾折子这么多,我都意识不到我竟然也有实权在手了。”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随即默契笑出声来。

弹劾的权力不是御史台专属,只要是个官都能上折子弹劾,御史台比起其他官员是多了监察百官的责任在身上。

皇子本就惹人瞩目,若是一个皇子一年没接到两封弹劾折子,那么就说明他透明到大臣们都看不到他了。

去年十月七阿哥胤祐领命去祭祀皇陵,还被官员给弹劾了,因为他腿脚不利索了,所以这个官员上书认为胤祐做这个差事不合适。

当然,康熙根本没理会这种瞎放屁的人。

胤祈抬手敲敲桌子,他看向陈随风和佟风庆,“来吧,两位军师,也说说我该如何应对。”

“一个字,装,”佟丰庆最先开口,他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皇上提了再做反应。”

胤祈点头,“我现在就装不知道呢,皇阿玛未叫我过去,我自然也不好主动提。”

陈随风蹙眉,“绝不能说什么,这事是我得了风声后丰庆去打听的,朝堂知道的人还少,主动提了反而不好解释。”

御史台的弹劾折子是一起送到乾清宫的,并没在早朝上有什么透露出来。

胤祈若是主动提了,恐怕还要被怀疑是如何知道的,是在御史台里有人还是在乾清宫安插了人?

“虽然皇上信任你,但是谨慎一些不是坏事,前两个月你没在京中,可是错过了不少事。”

陈随风解释起来,皇上对皇子们逐渐严苛的态度是能够看出来的。

胤祈虽然从小受宠爱,但是作为下位者还是不要去自信揣摩皇上的心态比较好。

陈随风话说的委婉,胤祈能够听懂,只是轻轻一叹后顿首。

“要装不知情,但是也要做好准备,要是皇上问的话,必须地从容应对才成。”陈随风提醒道。

人和人性格不同就体现出来,佟丰庆是提议要装不知情,他认为随机应变才能处理好事情。

而陈随风则是不论走向如何,他都习惯在事情法发生之前做出几个备案。

万一皇上问了该如何回答?万一皇上没问但是叫胤祈过去用膳又该说什么话?

佟丰庆是出身佟家见多识广,对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信心,而汉人出身的陈随风则是更加小心,生怕一步走错影响了仕途。

两人刚好互补,只要意见不同时胤祈多听听他们两人说话,总能从中有所启发。

他嘴角弯起,“还好有你们两个帮我想办法,要是我自己一个人拿主意就不知道要想到猴年马月去了。”

陈随风摆手,“可别了,我俩个说的是办法,可还得您自己个拿主意,只有你才了解皇上不是。”

佟丰庆也赞同这话,“对啊,还是要自己看看才想的明白在,只盼着风波早些过去闹的年节都不高兴。”

胤祈若有所思的伸手摸着茶杯的壁,指尖传来的温度被忽视,他喃喃道:“了解......”

他蹙眉道:“那先装完全不知情,等皇阿玛问我再一一解释。”

他傲气的一抬下巴,“我可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任凭谁都别想要抹黑我。”

陈随风和佟风庆对视一眼,两人抚掌一笑,“哈哈哈哈对,就是这个态度!”

弹劾的折子递到乾清宫,康熙也就收着,既不看也不提。

胤祈装作不知情,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经常陪伴皇祖母,去兵部催军饷,探望一下染了风寒的弘晖,还有给未婚妻送些东西过去见面说说话等。

在这种事情上,他才第一次意识到皇阿玛不仅是他的父亲,同时也是他的上官才对。

若是自家小孩被人告状了,那么家长一定会问问孩子犯了什么错。

可是上官收到弹劾下属的折子一定是先放着。

真要

是叫过去问话,那才是质问一样的开始了审判。()

叫到乾清宫,进门就要给康熙跪下请安,然后立在一旁时听着那些弹劾折子。

?想看半个水瓶写的《清穿之萨摩耶小阿哥》第 103 章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若是康熙想要施恩,就会安慰几句并说朕如何如何相信你。

若是康熙想要敲打,那就温声提醒几句,叫人安分下来。

可胤祈是亲儿子,但凡康熙对胤祈有一丝信任就不会叫他去解释这些折子上写的事情。

不过...许是年底到了,大臣们也想完成这一整年的业绩。

被积压在乾清宫吃灰的弹劾折子再次迎来一位小伙伴。

这一封是御史台大佬所奏,人家明年就要到年纪乞骸骨了。

康熙无论如何也要给面子看一看的,只是他心中多少带着恼怒。

既已知乾清宫这么多弹劾胤祈的折子都没有动静,就应该知道他对此的态度才是,可是却仍然是上了一道折子弹劾。

如此行径,加上还是这位即将乞骸骨的老臣所奏,康熙不仅是认为他不识趣,恶劣的一点考虑那就是倚老卖老。

康熙的心情能好才怪,他干脆翻看一遍之后叫了胤祈和御史台几位大臣一同来乾清宫奏对,还有胤礽和胤禔也来听听。

胤祈晨起还在上驷院挑马,得到了太监传召才不紧不慢的往乾清宫走。

毕竟他什么都不知道啊,慢一点过去才是正常。

等到被奴才们请进去时,御史台的几位大人都各自坐好,太子也含笑端着茶杯,还能和老大胤禔说几句话,只是其中少不得刺几句。

胤祈进门利索的打了一个马蹄袖,他跪下朗声道:“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

康熙眼中带着烦躁,不过却不是冲着胤祈,他招手,“胤祈来了,坐吧。”

从胤祈一进门,亲手操刀了最后一封弹劾折子的库和礼就打量了一下这位立功回来的熙贝勒。

身量极高,进来后解去黑色的大麾,里面是天水蓝的皇子常服,胸前团龙用的是暗纹,雅致又贵气。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