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5 章(1 / 2)

加入书签

晁程璧是山东人,科考大省挤出来的,他是当年的乡试第一。

时任学政的库和礼非常欣赏这位年轻学子,在他进京准备会试之时邀他来家中居住,还亲自辅导。

究竟是库和礼辅导水平高还是晁程璧自己有才华,这是说不准的。

不过最终结果就是晁程璧中了进士,还通过了翰林院的考试,最后留在京中为官。

库和礼家中子弟不争气,若是个练武的还好说,体格健壮一些,康熙也不会不给老臣面子,塞到那里当个侍卫也是可以的。

偏偏库和礼作为满洲正蓝旗人,他是靠着读书才被先帝看中的,于是他家中人人以念书为最。

可惜有些时候天赋就是天赋,书没读出来的,体格还不算多好。

要是心思油滑一些库和礼还不会如此忧愁,可是他两个儿子居然还真是性格温和的好孩子。

这就叫人无奈的很,孩子都是好孩子,可是笨了些就没法在朝堂上混啊。

晁程璧作为徒弟,实际上是库和礼政治资源的接收者,这种师徒关系比父子还要亲密的多。

这两年恰好是库和礼孙子辈成婚的年纪,从婚事上就能看出他家是走了下坡路的。

一时间心情焦躁,又被人迷了眼睛,库和礼这等老臣兢兢业业几十年,临老临老翻了船,还把自己个徒弟拉到水里沾湿了衣裳。

同年的进士中如今是晁程璧官职最高,这离不开库和礼的提拔。

一手拉着自己上来的师父老泪纵横的后悔他被人拉上贼船,要不是皇上给了一点体面,还想乞骸骨?

那就应该是叫革职了!

晁程璧再生气再后悔再怨师父不谨慎也是来不及了,如今只能是补救。

很显然,李光地是绝对不会拉他一把的,还有十五阿哥冷眼看着,不知何时就会报复回来。

师徒俩商议之后只能是投到十五阿哥那里,跪的痛快固然是丢人,可是总比多一个实权皇子的敌人要好的多。

“程璧,这事是师傅对不住你,我就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把你的前程保住。”库和礼咬牙道。

比起虎视眈眈的十五阿哥,他第一恨巧言哄骗他的李光地,第二恨自己年纪大了还想不开要为家中几个没出息的儿子打算。

晁程璧默了一瞬,他不是信任李光地,他是信任自己师父,这才在朝堂上有了倾向。

谁能想到他一个三品大员都能被随意抛弃。

他苦笑一声,怪他小民出身,自以为如今已经是重要人物,殊不知在那些天皇贵胄眼中也不过是用过一次就能抛弃的东西。

库和礼叹息一声,“官和官又怎能一样呢,你我是在御史台,若是换做户部吏部那等地方的三品,谁不恭敬几分。”

可话又说回来了,若是他在户部、吏部等地,他也不会为自家不争气的孩子而着急了。

晁程璧顿首,“师父放心吧,未尝不是件好事,熙贝勒

手里有兵,虽不在朝上拉拢人,可是他母家是佟家,总有人替他做事。”

“不是他不会拉拢大臣,是有佟家在,他不需要那么费力的拉拢别人,佟家那么多人都足够他用的。”

他还有未尽之语,又或许是十五阿哥怕皇上忌惮,才不愿在朝堂上做什么风光人物。

什么权都比不上兵权值钱啊!

下定决心的晁程璧既是要保自己又是要保自己师父。

这么多年在御史台也不是白待的,晁程璧即刻联系亲友,必要找到一个一定能进十五阿哥门的人。

兜兜转转,终于是托到了十五阿哥的妻家身上,永年替他传了话。

听明白其中含义的晁程璧也是毫不犹豫的直接卖了李光地。

至于李光地背后还是是否有人他就不知了,还是要看十五阿哥自己决断。

满心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晁程璧精神抖擞的上早朝,他脸上也不似从前那样紧绷着。

直到他从衙门回家,透过马车的帘子,声音闷闷的传了进来,“大人,这两天咱们府门口总有些人来,也不知道是卖什么的。”

年节将近,京城的百姓趁着节日卖些自家手作的物件也是常事。

马夫只是好奇的提一嘴,毕竟这几年门口的人似乎天天都在换,要是卖东西怎得不带筐子,反而一个个背着木箱就来了,也瞧不出是什么东西。

三品的官,即使是御史台这样没什么油水的部门,可是晁程璧有一手书画的手艺,每年润笔费都能收不少。

马车是自家养着的,他冬日要坐车去衙门,夫人将车厢内布置的暖和舒适。

晁程璧脚下踩着暖炉,明明炭火未熄,可是在听到马夫说到门口的陌生人时,他只觉骨头缝里都透着一股寒意。

嘴唇开开合合,他疑心自己嗓子哑了竟然说不出话来。

马车从侧门回到府内,马夫放好了凳子。

晁程从马车中出来,脚伸下去....

“老爷!”

险些踩空的晁程璧被家中下人扶助,手臂搀到手里才觉出手腕的颤抖。

下人手上被捏的发疼,他只听到一句,“去看门口的人是那来的。”

晁府在城北,不算富裕的地方,但是一个三进的宅子也是十足的阔,这宅子也是师父库和礼补贴才能买下来的。

晁程璧就此在京城安了家。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