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8 章(1 / 2)

加入书签

五日后,圣旨进入明王府,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套绯红官服。

次日,谢蘅难得起了个大早,进宫,上朝。

看见他时百官并不意外。

明王府世子早晚都是要入朝的,况且近日各府也都听到了些风声,除了经手任命书的官员外,此时无一不在猜测谢蘅到底补了哪个缺。

王府世子,不可能低了去,但也总不能一来就将至关重要的位置给他。

而知道内情的,有一脸看好戏的,也有眉头紧锁的,尤其在见谢蘅走路带风满面春风时,他们的不安到达了顶峰。

今日的早朝,绝对不会安宁。

果不其然,早朝上,众人还没从谢蘅进御史台的事实中回过神,便见谢蘅拿出了一个小本本,开始尽职尽责。

很长一段时间,早朝上只有谢蘅的声音。

他一共弹劾了十人。

不偏不倚,太子党五个,二皇子党五个。

他的话音落下,朝堂寂静无声。

就连陛下都久久无言。

朝廷才经历了一次动荡,刚补好缺,他这又捅出十个,且个个证据确凿,一边一个占据了重要位置的,一时半会儿更是都难以补全。

可御史台本就是弹劾百官,即便有误也不会获罪,更何况他手中几乎是握着每一个人的实证,即便再多人心中不满,此时也不敢表露半分。

君臣默契的一片静默后,乔家大爷最先出列,恭敬道:“禀陛下,臣认为御史中丞有理有据,该要重查。”

有许多人默默的瞥他一眼,神情一言难尽。

您没听见他刚刚弹劾的人里有姓虞的?

当朝皇后便是虞姓。

谢蘅刚刚弹劾的人中有两人姓虞,一人还是族中嫡子,虞皇后的侄子,太子的表弟。

“虞家子弟若真犯下如此大罪,臣请陛下严惩不贷,太子殿下虽宽厚温和,却也公正无私,若知晓母族子弟仗势压人,定不会放纵。”乔大爷义正严词道。

太子早让他做好准备,但他实在没想到谢蘅一来就搞这么大的,眼下之计,只能先将太子殿下摘干净。

况且,他也笃定太子是不知这些的。

嚯,原来跟这儿等着呢。

众臣默默收回视线,偷偷看向三司副使阮大人,也就是阮贵妃的同胞兄长。

原本他们可是听闻谢蘅是要进三司的,谁料到突然做了御史中丞,还反手弹劾了三司的人,其中亦有两个姓阮。

嘶,这味咋这么熟悉呢?

众臣又默默抬眸看向陛下。

听闻明王府世子曾在陛下跟前听学几年,看来这端水的功夫真是尽得陛下真传。

“陛下,臣附议。”

阮大人出列与乔大爷并肩而立,刚正不阿道:“若御史中丞弹劾为实,必不能姑息!”

阮大人面上不显,心里却直犯嘀咕,贵妃不是说世子已经决定帮二皇子了么

,为何突然来这么一手!

圣上面无表情的看着底下的臣子,最后将目光落在谢蘅身上。

谢蘅眼观鼻鼻观心,站的笔直,一脸的铁面无私!

圣上气的嗤了声。

这是记恨自己拉他入朝了,反将他一军!

罢了,第一次弹劾人便顺了他的意,免得受了气回去,明王半夜又来金銮殿哭嚎。

“允!”

“陛下英明。”

众臣恭维声中,谢蘅抬眸看向陛下,朝陛下轻轻眨了眨眼。

似乎在说,陛下您瞧,臣学的像不?

圣上:“...”

“狗东西!”

这声不大不小,底下人只听见声音没听见骂了什么,但大总管却是听的真真的,不由弯了唇角抿笑。

别说,不愧是陛下教过的学生。

陛下察觉到什么,凉凉的看了眼大总管。

大总管忙正了面色,仿若什么都没有发生。

最前头乔大爷和阮家主隐约听到圣上似乎说了什么,但又没听清,等了片刻却听圣上夸赞道:“蘅儿初进御史台,做的很不错。”

下次可别再这么做了。

谢蘅欢喜拱手:“谢陛下夸奖,臣一定尽职尽责,不负圣恩。”

圣上:“...”

朝臣:“...”

您再这么尽职尽责下去,朝堂就要大换血了!

圣上不敢再多夸了,似乎生怕他再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本来,遂偏头看了眼大总管,大总管忙唱喝道:“退朝。”

-

柳襄宋长策昨夜和乔祐年小聚,多喝了两杯,今日起的有些晚,马鞭就甩的稍微快些,路过一条街道时,远远便见刑部的人围着府邸,里头一片呼天抢地,柳襄忙拉紧缰绳:“吁!”

她看了眼府邸上的牌匾,皱了皱眉头。

虞家,皇后母族。

“这是怎么了?”

虽此处的虞家并非主家,只是一个旁支,但与主家也是同气连枝。

宋长策自也不知,二人遂驱马上前,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一身官服的乔祐年满脸黑气的从府中出来,他抬眸看见二人,愣了愣后上前。

“二表哥。”

柳襄好奇问道:“这是怎么了?”

这一问,乔祐年的怨气登时冲天。

他顶着乌黑的眼圈咬牙切齿道:“那小气鬼今天早朝跟疯了一样,一口气弹劾了十家人,还指名道姓要我查与太子有关的五家,我才睡了两个时辰就被人从被窝里薅起来!”

柳襄与宋长策对视一眼。

乔祐年口中的小气鬼只有一个,谢蘅。

谢蘅弹劾?

这是怎么回事?

对上二脸迷茫,乔祐年拍了拍脑门解释道:“他进了御史台,还是御史中丞。”

原是这样。

柳襄近日是听过谢蘅要入朝的消息,但具体是

什么并不知,只听说好像是要进三司,没想到最后竟是御史台。

不过,御史台,好像很适合他。

“不与你们说了,还有两家要查。”

乔祐年仰天一叹:“如果不出所料,定罪后抄家这事还得落我头上,我起码得有半月睡不安稳,啊苍天呐,他们斗法,为何要捎上我呢?”

柳襄:“...”

“大抵,因为二表哥姓乔吧。”

“对了,方才二表哥说与太子殿下有关的五家,那另五家是...与二皇子有关?”

乔祐年点头:“是啊。”

“那那边谁负责?”

柳襄好奇道。

一说这个乔祐年就来精神了。

“要不说那小气鬼心眼子坏呢,你猜猜?”

柳襄:“...”

乔祐年查与太子有关的,按照这个逻辑,二皇子那边多半是阮家。

“阮家也有人进刑部?”

乔祐年瞌睡也醒了,凑近柳襄兴致勃勃道:“不是,阮家嫡长子在大理寺。”

“这次小气鬼弹劾的人中有一个是阮家主家嫡子,是阮青州堂弟,证据确凿下他可不敢徇私,他得亲手把自家弟弟抓进去,哈哈笑死小气鬼太损了!”

乔祐年话刚落,便有姑娘冲了出来,哭的梨花带雨:“二公子,父亲是被冤枉的,还请您看在太子表哥的份上高抬贵手,您与太子表哥是师兄弟,算起来也是我半个兄长,您不能看着我们...”

她话还没说完,乔祐年就赶紧让人将嘴堵上了。

柳襄宋长策好整以暇的看着乔祐年。

宋长策小声打趣道:“是兄长呢?”

乔祐年深吸一口气,叉着腰如临大敌道:“虞姑娘可别乱说话,你虽然姓虞,但和主家隔了好几房呢,无论如何这太子也算不上你的表哥,太子殿下的表妹只有主家那几位姑娘,算破天他也算不到你这边来,我就更算不上半个兄长了。”

那姑娘还要再挣扎,乔祐年又道:“你们不在主家那边的族谱之上,可千万别乱攀扯关系,再者,若你父亲是被冤枉的,他日必然会放出来,反之,别说求我,求天都没用了。”

谢蘅这一手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眼下满朝文武都看着怎么收场呢,谁敢徇私就是不想要脑袋了!

手下人将那姑娘带进府后,乔祐年突然想起了什么,忙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单,越看,脸色越黑。

柳襄眼尖的瞧见:“二表哥怎么了?”

乔祐年抬头,欲哭无泪道:“这还有个在族谱上的。”

“主家四房的嫡子,这个算破天也是太子表弟。”

柳襄虽然知道现在不应该笑,应该表示同情,但一想到乔祐年方才幸灾乐祸的嘴脸她就有些憋不住,最终,在乔祐年你敢笑就死定了的威胁中,她绷着脸艰难安慰道:“其实,再怎么也比阮大公子好,他要抓的是亲堂弟,二表哥这边,顶多算半个师兄。”

乔祐年:“...”

并没有被安慰到呢。

“二公子,这边已经搜证完了,下一家去哪里?”

乔祐年紧紧捏着名单,咬牙切齿道:“去虞家,我要去看看虞子粱这个棒槌脑壳是不是长了包,太子表弟的身份还不够他躺一辈子?非要作死去搜刮民脂民膏!”

看着乔祐年气的差点同手同脚,柳襄和宋长策皆是一叹。

这八竿子打不着的旁支尚且还能硬攀上半个兄长求情,主家那边还不知要闹成什么样呢。

二人缓缓对视一眼,得出一个结论。

谢蘅绝对得罪不得。

“不过,二皇子不是已经拉拢了世子?为何会对阮家下这般重手?”宋长策有些不解道。

柳襄摇头:“不知道。”

谢蘅这个人,很难看透。

“去军营吧。”

好在这些到底不是她需要去思考的,又何必深究。

然二人才走出这条街就被人拦下了。

柳襄认得拦下他们的人,是太子的侍卫。

“殿下请云麾将军一见。”

侍卫拱手道。

柳襄与宋长策对视一眼,道:“那你先去军营。”

太子召见,她无法拒绝。

宋长策看了眼侍卫,点头应了声,便驾马从侍卫身侧离开。

待马蹄声远,柳襄才下马随侍卫绕进一间茶楼。

茶楼名叫春晖楼,临河而建,雅致万分。

柳襄边走边打量着,到了三楼厅堂,太阳明晃晃的照了进来,她下意识伸手挡了挡,眯着眼望了眼波光粼粼的河面。

“云麾将军这边请。”

柳襄回过头看了眼半开的房门,点头:“嗯。”

侍卫没有进屋,只在门外禀报了声,便守在了外面。

柳襄一进去便看到临窗而坐的谢邵。

而茶案前,有一人正在煮茶。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