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2章 有本事来打我啊!(1 / 2)

加入书签

第772章 有本事来打我啊!

朱翊钧扫了一眼众人,等众人稍微消化一下自己的话,又开口。

「朕在今天的会上再三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有人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也有的心里并不为然。

不管你怎麽想的,依法治国现在就是我大明的国策,是大明在发展新的生产力时,与之匹配的新的生产关系。

它关乎着大明能不能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有办法自我调整和修复,解决不断冒出来的新问题。

朕可以直白地告诉你们,大明的国泰民安和国运昌盛,关键就是依法治国。

在座的都是资政学士,是大明高级官员,是最高决策集体的一员,你们不理解,如何叫下面的官吏和百姓们理解支持,遵照执行?

朕决定,在五月初十的万历五年御前朝议局全体会议结束后,新的资政局全体成员进行学习时,依法治国与经济建设,列为最重要的两项学习内容,杨开泰案是依法治国学习内容的实例。

大家要掰开了学,磨细了学,学到脑子里必须挂上两根弦,经济建设和依法治国。以后遇到任何事,想做任何施政决定时,脑子里这两根弦必须无时无刻要被拨动。

三省,凤磐先生。」

「臣在!」

资政学士丶通政使曾省吾,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任张四维连忙应道。

「新的资政局学习,还由通政司组织和安排。学习后相关政策的传达和宣传,通政司和精神文明建委会,要互相配合,彻底传达下去」

众人静静地听着朱翊钧的话,既要听清楚话里要讲的内容,又要明白话里没讲的深意。

曾省吾和张四维心里暗喜。

为什麽?

皇上说了,新的资政局学习和学习精神传达,这两项工作要自己分工负责,意味着新的资政局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资政大学士暂时不敢奢求。

虽然张四维和曾省吾都想成为资政大学士,但是他们知道,在目前是不可能的,位置只有四位,可是有资历丶有能力又圣眷正隆的大才太多了,怎麽都轮不到自己。

还是先稳住资政学士的位置,再图发展。

其他人则是百味杂陈。

有的人心里有数,新资政局肯定没有自己的位置。

有的心里没数,新资政局到底有没有自己的位置。

大家都在揣测着。

「好了,朕的会议开场白讲完了,三省,开始今天的会议正式议程。」

曾省吾连忙应道:「是陛下。」

他转头看向众人,开口道:「现在第一项由内阁总理张相给大家做国政报告;第二项由戎政府总戎政谭公做国防报告。

第三项由御史台中丞赵公做整饬官纪丶反贪腐反职业犯罪的国纪报告;第四项是内阁左丞鉴川公(王崇古)做经济工作报告。

第五项是内阁右丞汝观先生(王国光)做财政报告;第六项是戎政府左戎政使丶中军大都督戚元敬做陆海军建设报告;第七项是兵部尚书范溪先生(郑洛)在水陆交通以及铁路建设报告

皇上,诸公,议程总共十项,时间有些紧。」

朱翊钧一挥手说道:「既然时间紧迫,那我们就废话少说。张先生,你先来。」

张居正应道:「遵旨。」

他带上玳瑁老花镜,拿起一迭文卷,用带着荆州口音的官话说道。

「皇上,诸位,本相将在几天后的御前朝议局大会上,代表内阁做国政总结报告,陈述从万历元年到万历四年,内阁在皇上领导下,在国计民生做出的成绩,以及失误和过错。

按照皇上颁布的《万历元年资政局与御前朝议局议政决策条例》之规定,这份报告需要在资政局会议上先行陈述,由诸位资政学士们讨论,给予修改意见,一致通过后再在御前朝议局全体会议上陈述,交由朝议大夫们讨论」

张居正说到这里,微微抬起头,目光从玳瑁镜框上方投射出去,扫了一圈众人。

「本相先说数据。」

在朱翊钧的影响下,张居正现在喜欢用数据说话。

「按照皇上的要求,内阁制定的条例,大明田赋税收,每年一次统计。田地丶人口每年做一次帐面统计。

三到五年做一次实际核查,核销和纠正帐面统计数据的偏误。

截止万历四年十二月三十日子时,男女老少共计二亿三千一百三十六万人,比万历元年增加了四千七百万人。其中二百四十一万是金山地区丶天山北路丶钦察草原(哈萨克草原)增设的蒙古前丶右翼部众。

九十七万是新成立天南宣政使司新增人口,包括天山南路丶昆仑山北丶以及哈密土鲁番地区。」

天山北路丶金山地区和钦察草原划给了蒙古前翼,天山南路设天南宣政使司。

大家心里都有数,金山地区还好说,包括准噶尔地区,那里的瓦剌和蒙古部落基本上都是萨满教或佛教徒,基本上一个不少地被打乱编入蒙古前翼和右翼。

具体数字在座的心里都有数,大约有一百四十万左右。

天山北路伊犁河地区丶楚河地区,比钦察草原和金山地区要密得多。

二百四十一万减去一百四十万,也就是人口应该更多的伊犁河和楚河地区,留下来被纳入大明户部人口名册的百姓只有七十万。

天山南路叶尔羌七城地区丶费尔干纳盆地,以及昆仑山以北丶土鲁番和哈密地区,更加离谱,更密集的人口分布,居然只统计出不到一百万人口!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