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0章 帝后的精力是真充沛(2 / 2)

加入书签

可是监工也很累啊!人人手头上都分配了事务,皇上直接说,若连春耕之时还有人闲着,那就说明你的职位可以取谪了。

工部更是忙的飞起,除了还在建的皇宫、外城,还要修路修渠。

就这皇后娘娘还觉得他们在做无用功,嫌弃他们的工具太过原始,浪费人力。让墨门帮他们改良工具。

然后皇后娘娘又要成立黄河治理专项组,让工部出一批人,墨门出一批人。官员不理解,黄河已经几年没出事,好好的去治理什么?

沈冬素更无语,难道你们非得等到黄河出事,再派人治理吗?防患于未然知道吗?水患和瘟疫一样,得提前预防。

本以为春播结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开启权贵特有的社交季。

说起来贵女们都想哭,长安三、五天一场的花会、茶会。

在幽州一个月能开一场,都算好的了。

但不知为什么,明明幽州的律法这么严苛,也不似长安数百年京师累积的风流繁华。

但要真让她们离开幽州,心中又觉得舍不得。

在这里,女子能大大方方地去逛街,能去学院读书,甚至家人开始支持她们考女官。

比起在长安时养在深闺,除了祈福上香,再没有出门的机会。

及笄之前唯一要考虑的事,就是觅一个好夫君,嫁一个好人家。

她们之前嘲讽皇后娘娘身份高贵,却总干一些低贱百姓才会干的辛苦事。

可渐渐的,她们被皇后和女官身上那股自信,那种独立自由的风气感染。看她们受百姓爱戴时的羡慕。

由嘲讽变成崇拜,自己是不是也有机会,变成这样优秀的女子呢?

就像沈冬素一直以来贯彻的,有些事你不必强行去让人改变,只要你给予自由的大环境,他们自己都会想改变。

举个列子,若她强烈要求女子不能及笄就嫁人,最少要到十八岁再嫁人。

保管天下人都会反对,觉得她这个皇后管的太宽。

但她只要将生育问题科普出去,让天下人看到幽州的生育率,知晓女子年纪大点再生孩子,难产率低。新笔趣阁

不光母亲的身体养的好,孩子也强壮。而才及笄就成亲生子的,很容易一尸两命。

你若说在家白养女儿几年,浪费粮食。那我就提供女子能进的手工作坊,养女儿不再是赔钱货,还是香饽饽。

再通过报纸、杂志等文字来传播理念,她什么都不用强调,不用下达指令要求。

从权贵到百姓,都自然地觉得女儿晚嫁也挺好。

让官员们失望的是,春耕之后,依旧很忙。

五月皇上去基地,亲自征训海军。

皇后主持夏收粮祭祀,由小太子上去跳的祈福舞,又是全民抢收夏粮。

同时还派人到闽州,说是闽州五、六月会有海风肆虐,要提前预防。

经过这半年的培训,长安的官员有点跟上帝后做事的节奏了,他们不喜繁文缛节,最恨地方官瞒而不报,最恼官员拖延懒政。

且帝后的精力都很充沛,不知道累一样,且总能防患于未然,在灾难未发生之前就考虑到。

呃,他们不知道,女官还有一个秘密机构,那就是全国情报系统。

加上姜家在海上的情报,沈冬素能提前考虑到一些事,是很正常的。

她将女官情报系统保密的原因是,她担心百官会以为,这个情报机构是专门用来监督官员的。

到时候又要反对女官,徒惹麻烦。

说来也是巧合,当然,沈冬素觉得是巧合,但凌墨萧坚称这是因为她是福星,天佑之故。

先帝在位时,年年各地都有天灾,自从凌墨萧登基,都半年了,风调雨顺,连夏都是抢收完之后才下的暴雨。

留在长安的权贵,多希望能发生一场大的天灾,这样就能以皇帝迁都,惹来天罚的名义,再让皇帝迁回长安。

或者直接引发民变,扶持另一个小皇帝上位。

可惜等了半年,也未如愿,并且他们之前还嘲讽迁去幽州的权贵,且等着吧,保管很快都被帝后折磨死。

结果半年过去,只听说幽州越来越繁华,人口急增,全面开放海商后,已有万邦来朝之象。

而帝后压根没将重心放在整治权贵上面。

长安城,很快就要被抛在后面了。而他们这些当初坚持不迁都,坚持留在长安城的权贵。

也会像昨日黄花一样,被幽州抛在身后。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