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6章 丈量华夏(1 / 2)

加入书签

就这样,一个月时间兜兜转转,很快就过去了。

这一年的春节,常浩南又没落着回家。

基本就是在兴城和金陵两头跑,解决雷达适配的问题。

不过对于他来说,只要能解决标定问题,那么多一种少一种雷达其实不怎么会影响到工作量。

反而还可以获得更多应用数据来进行迭代。

尤其那几种主要功能都是对空的雷达,核心程序都可以用一样的。

最多也就是考虑到波段不同,调整一下几个典型特征的权重系数。

当然,在他本人的坚持下,14所还是给新的目标识别算法装了个小开关。

可以由飞行员操作员自行选择是否使用

尽管在目前的测试中并没有发现这项新技术会带来什么负面效果,但任何一个写过程序的人都知道,测试一万次不出问题,也不能保证后面一直不出问题。

顾客进酒吧点了份炒饭结果酒吧炸了的故事注1,虽然这個年代应该还没有,但常浩南是听过的。

两头跑的出差生活一直持续到二月末。

正当全国、乃至大半个世界的媒体都还在关注着半个月前华夏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时。

2000年2月25日。

在几乎无人注意的情况下,第一颗完全属于华夏自己的传输型遥感卫星资源一号是我国和巴西共同使用,在晋阳卫星发射中心被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送入了太空。

在经历了卫星信号丢失等一系列有惊无险的波折之后,3月10日,第一幅陇原及周边地区的高光谱遥感数据被传回了位于京城北郊的檀州测控站。

而常浩南、孟震远,以及几名国家航天局的同志,已经在这里等候了多时。

“栾总、常总、孟教授,这就是我们资源二号01星拍下来的第一幅清晰成像图片。”

测控中心的大屏幕前,遥感任务总工程师李年恒对站在旁边的三个人汇报道。

除了常浩南和孟震远以外,另一个人是国家航天局的局长,栾文杰。

当然,由于国家航天局跟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一司属于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所以常浩南和栾文杰也算是老相识了。

只是过去没有过太多工作上的接触。

“这应该是经过多波段融合之后的图像了吧?”

常浩南看着屏幕上一张巨大的黑白灰度照片问道。

或者严格来说,是几张重叠在一起的照片。

从照片中,依稀可以看出山脊、水系、城市和公路。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表特征。

这些就是高光谱传感器捕捉到的数据。

由于单纯的可见光波段穿透力极弱,因此只能看到最表层的情况。

但好处是非常直观。

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而探测的波段范围增加之后,能够看到的信息量也随之增加。

比如皑皑白雪

这些是可见光波段无法直接分辨出来的。

但大量的多维数据混杂在一起,也会导致仅靠人眼无法正常分辨出数据图谱中的内容。

现在大屏幕上的图像既然已经包含了清晰可见的多层信息,显然是已经经过了一些处理。

“没错,我们这次参照国外最先进的技术,采用了边传输边处理的技术,这样在完成图传之后的第一时间,就能拿出结果。”

李年恒回答道:

“否则高光谱遥测数据是图谱合一的,肉眼根本看不出什么东西。”

实际上,这就是双方的信息差了。

原则上讲,孟震远的那个项目是在卫星入轨之后才算正式开始。

到现在连半个月都没有。

因此航天局今天的本意是让他们参观一下测控中心,再熟悉一下基本情况,然后回去开始做项目。

既然是参观,那肯定要整点直观能看懂的。

所以才专门放了这张图。

结果常浩南今天过来是准备直接干活的。

华夏石油那边连勘探队都已经提前撒出去了,就等着接收具体的勘探位点呢。

所以他想要的显然不是看个热闹:

“那最原始数据你们应该是保存下来的?”

“当然,都保存在服务器机房里面,等您以后需要的时候,我随时可以带您过去。”

李年恒说着指了指自己脚下。

“呼”

听到这个回答,常浩南松了口气。

他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如果数据处理是在星载计算机而不是地面完成的,那麻烦就有点大了。

因为流形学习的提取算法跟现有的多波段融合算法完全不同,没办法再利用已经被后者“污染”过的数据。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