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6章 丈量华夏(2 / 2)

加入书签

他定了定神,对李年恒说道:

“那现在就过去吧,我们的算法框架已经搭建好了,需要用到原始数据进行提取。”

“好”

李年恒早就已经收到了栾文杰的指示,在不违反原则、不涉及卫星轨道和姿态控制的前提下,整个测控组都围绕常浩南展开工作。

因此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点头,然后就准备带常浩南去服务器机房。

然而“好的”两个字还没说完,转身的动作就定住了。

过了几秒钟之后,又缓缓回过头。

这个时候,旁边的栾文杰也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常浩南和孟震远。

“你们的算法已经弄出来了?”

李年恒大脑飞速运转,但想来想去,这句话似乎都只有字面那一层意思

但是

资源二号这才打上去15天。

要是排除刚开始找不到信号的那天。

才14天。

就连我们测控中心,都是刚刚接收到第一份完整的华夏西北部测绘结果。

然后你们两个第一次过来、连测控中心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的人。

就把遥感数据提取和分析的算法给弄出来了?

看着面前两个人疑惑中带着茫然的眼神,孟震远不动声色地后退了一步。

“是常教授弄出来的,不是我们,和我没关系”

当然,这话他也就是在心里说说,不可能真讲出口。

“咳咳”

常浩南清了清嗓子:

“原则上讲,还不能说已经弄出来了。”

“只是框架搭建好了而已,接下来还需要跟现地勘探的数据对照,进行结果校核,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

但栾文杰和李年恒都是一脸“我读的书多你骗不了我”的表情

这前后两件事根本不能放在一起对比好吧?

如果说搭算法框架是盖房子,那调参和校核只能算是装修。

虽然也是入住前的必要流程,但重要性和需要花费的时间显然跟前者不在一个层面上。

现在相当于我的地才给你批下来,楼就已经拔地而起了。

简直离谱。

不过,震惊归震惊,俩人的理智还是在的。

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就带着常浩南和孟震远来到了储存原始数据的机房。

为了保证信息安全,用笔记本电脑直接物理连接服务器这种逆天操作,肯定是不会被允许的。

都是把数据复制出来一份,然后就随便你们怎么搞。

好在测控中心这边不缺超算,所以常浩南甚至都不用回京航,而是现场直接动手。

相比于之前测试时处理过的雷达回波数据,每一份高光谱数据图中包藏着的信息量要多出不止一个量级,因此不可能像在预警机上面那样实时获取实时处理。

实际上,光是完成局部嵌入型特征提取这第一个步骤,就足足耗费了五个小时的时间。

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这几个地方跟数据融合出来的结果好像不太一样”

李年恒抱着笔记本电脑凑到跟前,对比了一下常浩南面前屏幕上的图片。

跟之前在大厅里面看到的那张图相比,已经多出来了不少信息。

“很奇怪”

李年恒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镜:

“你看这里。”

他说着指向了图中稍靠上面的位置。

陇原北方,蒙省境内的一处地块。

“这地方应该是一整片阿拉善沙漠,但是处理之后的结果就不说跟其它沙漠对比了,哪怕是在这片区域内部,信号特征都乱七八糟,感觉像是有噪音没除尽的样子。”

这里并不是西气东输管道会经过的地方,但卫星图一起给拍下来了。

常浩南顺着李年恒的指示一看。

还真是这样。

“别急,后面还要做正则化矩阵分解和概念分解。”

他看了一会之后,决定暂时放弃:

“目前这张图只是个半成品,输出出来只是为了跟后面的成品作对照。”

“等明天数据提取全都完成之后,应该会看的比较清晰。”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