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918土包子进城(1 / 2)

加入书签

三佛齐的国相和王子谋反,遭到老国王快速镇压。

国相被处死,王子逃到外公那里——位于爪哇岛的阇婆国,此国在苏门答腊岛也有部分领土。

老国王对大明极为恭敬,这搞得使臣们不好动手,否则外交影响太恶劣了。

毕竟,诸国使者看在眼里呢。

出兵锡兰岛是为了给王子复国,顺便向诸国使者炫耀武力。而无理由攻打没犯错的属国,只会让诸国使者感到警惕,从此对大明抱有极大的戒心。

于是双方进行友好的交流,程瑀表彰三佛齐的恭敬,三佛齐则派使者随团朝贡。

船队在广州外港停下。

愿意卖货的就去交易,受损船只拖去修补,马儿也下船治疗休养。

修补船只期间,程瑀带着诸国使者,前往广州城见见世面。

结果还没到地方,就看到一片大工地。

负责引他们去广州城的市舶司官员,指着工地介绍说:“那里要筑新城。广州城在前宋就多次增筑,但人口增涨实在太快了,大明开国之后又鼓励海贸,很多周边农民都被吸引过来。”

畸形的城市化。

广东的很多府县人烟极少,但广州城却人口稠密,大量农民跑来这里讨生活。

地方官虽然轻徭薄赋、鼓励垦荒,可还是有农民不愿在山区开荒,铁了心要跑来广州城打工。

程瑀站在内河船只的船头,仔细观察问:“打算增筑多大?”

市舶司官员说:“往东边和北边扩建,大概会增筑六分之一面积。”

“筑成之后,广州更加繁华。”虞允文感慨道。

此时的广州有三城。

子城位于后世的市政府一带,北宋中期扩建而成。如今的广东省三司衙门、市舶司衙门、广州府衙等官方机构,全都设置在子城当中。

子城的西边是西城,也是历史悠久的老城,南海县衙设在其中,面积最大。

子城的东边是东城,是北宋后期扩建而成,番禺县衙设在其中,面积最小。

三城各有城墙,中间有城门连通。

如果把使节团的杂役也算上,诸国使节人数有好几百个。

他们坐船来到广州东城码头,小国使者已经被巍峨的城楼给震惊,而大国使者只是在赞叹这里的繁华。

尤其是来自波斯、埃及、印度地区的使者,他们属于见过世面的。

安瓦里问道:“这里是大明国的某位总督驻地吗?”

程瑀说道:“可以这么比喻。大明把全国划为多个行省,每个行省府。塞尔柱最雄伟的城墙在哪里?”

“巴格达团城,哈里发就住在里面。”安瓦里说。

程瑀又问:“巴格达的城墙有多高?”

安瓦里说:“大概是广州城墙的两倍高。”

“哈里发居住的果然是巨城。”程瑀忍不住感叹。

巴格达团城是一座圆形城市,外城墙的高度约有24米,而且通体由砖石砌成。

城内也有民居和店铺,但更多百姓却是住在城外。因为城中心隔出了一個圆形围场,直径足有四里地,并且禁止平民涉足,哈里发的宫殿就建在围场中心。

这导致巴格达有一半的城市空间,对平民而言都属于禁地。

安瓦里跟随众人走进东城,心中的感慨变得愈发强烈。

广州城虽然不如巴格达团城雄伟壮阔,但大部分百姓是住在城里的,可以获得城墙的保护。

而巴格达团城,却把许多百姓排除在外,绝大多数平民只能绕城而居。

“丝绸,真的有好多人穿丝绸!”突然有一个使者惊呼。

不用他喊,诸国使者早就眼花缭乱了。

从宋代到清朝,广州城一直是这个格局。西城属于居住区,中城(子城)属于行政区,东城属于商业区——各城都有民居,这里只谈其主要功能。

此刻众人就是在东城游览,这是广州最繁华的地带,云集了国内国外来自全世界的商贾。

安瓦里甚至看到好几个穿长袍戴头巾的,他上前询问其中一人:“我来自塞尔柱,请问阁下是哪国人?”

“我来自马斯喀特(阿曼港口)。”这个商贾并不热情,因为彼此属于不同的国家和教派。

安瓦里又问:“你在这里定居吗?”

商贾说道:“三佛齐截断东西方商船,我不愿再冒险,已经定居广州二十年了。东城有我的商铺,但我平时住在西城,那里能买到更大的房子。”

“那你现在算是大明国人吗?”安瓦里问道。

商贾笑着说:“当然,我早就落籍了,我的汉名是李万里。我叫阿里,所以姓李。万里代表着我从遥远的地方而来。这里更加和平,没有战乱,而且来自贵族的剥削也不重。”

两人交谈许久,叫李万里的商贾告辞离开。

他的家乡以前也属于塞尔柱国土,后来趁着内乱就独立了,现在由亚赫马德部落掌控。

旁边的阿兹德部落,长期跟亚赫马德部落开战。那里的商税也越收越重,李万里并不喜欢在老家经商和生活。

虽然,大明有些政策他也不喜欢。

比如消减广州庙观的时候,把他能做礼拜的寺庙全拆了。

又比如颁布异族通婚法令,他们这些海外来的居民,必须跟大明的汉族通婚。如若违反,立即抄家驱逐。

有几个异族商贾不信邪,被人举报之后,家产全部充公,全家被赶到外港自己想办法离开。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