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9章 C808成功取证4K(1 / 2)

加入书签

两天之后,栗亚波便跟着常浩南一起,从西郊机场登上了前往上沪的飞机。

从前者那布满血丝但炯炯有神的双眼来看,孩子估摸着是兴奋得一晚上没睡。

上了飞机之后,更是这摸摸那看看。

毕竟,这年头坐飞机已经属于稀罕事。

公务机就更不用说了。

哪怕是常浩南,当年第一次上这架飞机的时候,表现也没好到哪去。

所以他倒也没阻止对方。

一直到飞机开始滑行,栗亚波才老老实实地坐回到常浩南和姚梦娜对面的位置上。

后者因为之前读博的时候给镐飞解决过不少问题,所以也拿到了一份邀请。

毕竟是第一次有华夏自己的喷气式客机顺利完成全部取证飞行——

沪飞过去确实生产过一批40架d82客机不假,可是那不能算是自己的型号,只相当于给麦道公司打工而已。

也无需重复进行取证。

而c808尽管和图334的相似程度很高,但图波列夫和沪飞专门按照华夏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过升级调整。

甚至为了保证生产一致性从而降低成本,在喀山航空工厂正式转入量产的俄制图334-100c,最后也是大体采用了c808,而不是图334原型机的技术状态。

只是在高寒适应性装备和座舱仪表之类的地方,保留了原来的设计。

这么一种飞机,要说是“自主研发”,或许还差点意思。

毕竟总体设计和相当大一部分零部件仍然来自国外。

但说是属于华夏的型号,那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阵仗搞得隆重一些,也很正常。

公务机的速度要比一般的客机略快些。

34师的飞机,在航班调度上优先级又很高。

所以从京城到上沪,也就是不到两个小时的样子。

这功夫,浦东机场的一号跑道才刚建成投入使用半年,后来属于商飞的新总装车间更是影子都没有。

所以沪飞总装之后的飞机都会对接到位于城市北郊的大场机场。

在过去,让民航在军用机场做试飞还比较麻烦。

但是沪飞在97年那一波调整之后已经属于国防科工委系统,反倒方便了很多……

挑战者601在大场机场唯一的一条跑道上轻盈落下。

刚才在半空中的时候,常浩南就已经看到了地面上的情况。

总装车间门口,101-105总共5架原型机和取证验证机呈半圆形排列开来。

而在那周围,人头攒动。

五架飞机机头正对着的中心位置,一座铺着红毯的主席台也已经被临时搭建起来。

“老师,这五架飞机都停在人群里面,今天是不是就没办法试乘了?”

栗亚波的脸几乎贴在了舷窗上,语气中有些失望。

显然,他以为那张登机参观用的邀请券是一张机票。

“本来也不可能有,今天只是参加个仪式而已。”

常浩南觉得有些好笑地摇摇头:

“c808现在只是完成了取证试飞,又没有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五架飞机也还处在原型机状态。”

“把今天这么多重要的来宾塞进一架原型机,哪有人敢拍板啊?”

栗亚波一听觉得也对。

毕竟当年空客a320就这么玩过一次,结果直接撞树坠毁。

以至于至今仍然流传着一个都市传说。

说那片树林是波音种的……

波音种树当然只是个梗,但有这么一个前车之鉴的情况下,保守一些也很正常。

不过,理解归理解,失望的情绪还是没那么容易会消退的。

二人说话的功夫,飞机已经缓缓停了下来。

“也别太失望。”

常浩南说着解开安全带:

“今年年末,最晚明年初,第一架量产型的c808就要投入商业运营,航线不出意外应该就是京城飞上沪。”

栗亚波眼前一亮。

“不过,首航仪式,我估计就不会参加了。”

常浩南话锋一转:

“你要是想参加的话,就试试看能不能在那之前,把手头的项目搞出点名堂来,到时候让他们给你本人发邀请函。”

旁边的姚梦娜听到这句话,也露出会心一笑。

以常浩南如今的影响力,给自己的学生搞个参加首航的名额,自然不难。

但是别人给的,终究不如自己拿的。

再说,栗亚波也有这个潜力。

之前面试的时候,如果不是常浩南也看中了这个学生,那她本来是准备出手的。

果然,听到常浩南的话,栗亚波不仅没有失望,反而重新兴奋起来。

这要是搁在热血漫里面,估计眼中的斗志都已经能燃烧起来了。

……

随着机舱门向下打开,常浩南一行人依次走下舷梯。

沪飞方面自然早就已经安排了总经理周庆之亲自接待。

在航空工业进行集团化改革之后,沪飞也已经从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个级别稍低但直接对科工委负责的企业。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以后卖客机的时候,因为航空工业集团的军工属性而带来的一些不必要麻烦。

而一起出现在舷梯

“浩南同志。”

二人握了握手:

“我到科工委就任之前,就已经听说过不少你的事迹了。”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张洪飚倒是表现的很热情:

“这次我还是特地找丁主任打了申请,否则啊,这个代表科工委参加仪式的机会,还轮不到我嘞。”

张洪飚是上个月大会开完之后,接替到年龄退休的张东旭进入的科工委,负责军民融合产业这块的事情。

所以沪飞还有国产客机项目,其实就是他的主管范围。

只不过这么一番话术下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显然熟络起来了不少。

其实要论级别,张洪飚还是要比常浩南高上半级。

不过,一来是后者的情况显然不能以常理论断。

二来,张洪飚跟科工委其它副主任不同,是没有军职的。

也是科工委第一位没挂衔的领导班子成员。

以常浩南的视角,自然能猜到这是上级已经开始有意去除科工委的涉军色彩,为下一步的转型做铺垫。

但对于张洪飚本人来说,他肯定还是担心自己的工作不好开展。

所以跟常浩南这个同样没有衔的骨干部下搞好关系,绝对没有坏处。

几人一番寒暄过后,便沿着红毯走向远处的总装车间。

而这条路,显然是专门设计过的。

因为中间恰好会经过大场机场的一个地标——

恰好在20年前首飞的运10原型机。

这架飞机原本停在稍靠厂区外围的地方,显然也是为了今天的仪式而特地转移过来的。不过,安排的好。

张洪飚和常浩南一起在旁边驻足。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